楊立新尤記得,自己曾經提過人生第一份工資帶老媽去外面好好的吃一餐,然而,被老媽拒絕了後,匆匆已過十多年。
這拒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不乏有,工資是用來存的,不是用來揮霍的,還有就是在家吃不好?出去吃不衛生…
其實,楊立新當時就知道,母親這些僅僅只是藉口,目的就是不想楊立新破費那些沒有必要的事情上面。
可是,也正因如此,這也使得楊立新覺得這有點虧欠了母親什麼。
如果這事情沒有完成,這對於他來說似乎永遠都是一個始終未解開的心結。
雖然楊立新目前的狀態,依然是被欠薪的狀態,可他還是憑藉著自己幫人寫文案,賺到了一點積蓄,趁著目前已離職一身輕,就帶母親出行。
這次原打算去看看一些裝修材料的,雖然未必能真的裝修得上,但材料還是可以先了解的。
三環路這一帶有很多建材市場,應該有很多材料可以諮詢。
來到後,也確實如此。
這裡是市區和南城的結合部,不得不說,這十多年來發展得很好。甚至,有的細節做的比老城區還要好很多。
新建的路又寬又直,而且,建築物還都是高樓大廈。
以前只是修路建房,現在還懂得搞了些綠化帶和公園,這片區的檔次不就提升了上來了嘛。
街上的行人服飾也變漂亮了很多,早已也不是土土的那種品味。
不說,還真的不知道,這個片區在六七年前,還只是一片荒地而已,建築業都只是那些零星散落在一處的低矮村民房。
不得不感嘆,祖國的經濟繁榮,帶動了維州的經濟騰飛。
楊立新挑了一家最大型的建材城進去,發現這裡的模式居然跟超市的模式是一樣的!
同樣也是有一個電子門進去的,而且,從透明的落地玻璃窗看,裡面的佈設確實跟超市有幾分相像呢。
起初,母親說啥也不肯進去,但被楊立新慫恿之下,也還是打破了常規,兩人終於還是邁進了建材城。
“哇!這搞得很高大上啊!難怪我平常不進來!”母親看著那華麗高檔的建築裝飾感嘆道。
說起來,這竟然是母親第一次進入大賣場,她眼睛一會兒看著左邊,一會兒又看右邊。這頗具有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既視感。
當然,這要普通超市注重的都是貨架上的產品,可是建材城賣的就是裝修材料啊!這最不缺的東西就在這裡了。
這裡隨便一個賣裝修材料的老闆當年都做過裝修或者說都接觸過這行,這門類他們最熟悉不過了。
這進去後的路七彎八拐的,這種設計無非就是跟超市電梯下的那臺永遠是“壞”的一樣,想你多走走,多看看罷了。
不得不承認,這個設計師或者說這個佈局確實很獨到呢!
這些裝材就跟批發市場一樣,一件件貨品擺放得亂七八糟的,給人感覺就是很多,琳琅滿目的樣子。
有的甚至連楊立新都沒有見過,這或許是土豪家才用得上吧?
隨隨便便一面牆的瓷磚,也要上萬塊了,這麼說來裝修用十多萬恐怕還是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