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他們所看到的是之前同樣在酒店工作的人事周蕾。
“因為我……”周蕾欲言又止,她眼睛盯著地面,最後,才啟齒說,“我失業了。”
正常情況下,一間公司的三大崗位,無疑是最穩的。
一、行政,掌管公司的生殺大權,可謂是老總代言人。
二、財務,掌管公司經濟命脈。
三、人事,掌管公司所有員工的生死。
一旦這三個崗位有些什麼意外,基本可以斷定這家公司出現問題了。
“其實,在食品事件發生前,我就已經有預感這份工作做不長久了。”周蕾表情沉重地說道。
“怎麼會這樣的呢?”沈易玲十分驚訝地問道,“我走的時候還好好的呀!”
周蕾看了看沈易玲,嘆了一口氣,估計是覺得她還比較天真吧,於是,她轉而跟楊立新說:“你們先後走了之後,酒店的生意也每況日下。像立新你應該知道的,我們是不接待旅遊團的,基本靠散客和政企單位為主。現在僅僅靠著零星散客,遠遠無法滿足酒店日常開銷的。而且,酒店工作都很辛苦,沒有年輕人願意來了,基本上都是做不到一年都走的。”
“貌似也是,留下的大多都是四十多歲、五十多歲的。甚至一些前輩退休了之後,還要返聘回來。”雖然沈易玲是站在她餐飲部的角度分析,可這就是整個酒店的現狀。
對於這個,楊立新只能笑了笑不語,作為曾經的營銷部他實在太清楚酒店作死的原因了。
事實上酒店並不缺業務,大多合作,人家都是主動照過來的,但是,蓋個章都要稽核,等真的出結果了,那已經半年後的事了。有時候,半年後,也不見得有結果,直接被領導駁回。
而且之前跟你對接的那位業務經理,估計不是被調走,就是換崗了。
然後,工作再重新對接一波,浪費時間之餘,又沒有效率。
這交接得好還好,萬一雙方當中的一方的交接都有些不周或者不徹底,那基本涼涼了,事實上,每位員工的出走,其實多少都會帶走一些東西的。
別以為基層員工人家就沒有影響,其實每招一個員工,都需要成本和付出,不停地更換員工,其實都是對企業的一次損耗。
而且,酒店的業務擴充套件又不順利,前幾年分店才剛剛解決關店員工的養老,而一樓的珠寶店又遲遲收不回,而自助餐廳又是兩天打漁三天曬網的。
而中餐廳基本上是一幫退休老人家所佔據,他們中很多都是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來酒店吃的,基本上吃出了感情來。而他們似乎有自己的“勢力範圍”,分別坐在他們各自的“地盤”,也會幫朋友拿位置,就這樣,佔據了整個餐廳。
新的顧客,如果來到,看到這陣勢其實也不便摻合進來。
由於酒店的餐飲店一直做不起來,於是就開始大規模裁員了,把餐飲部的人都裁掉之後,一些後勤的部門崗位也被裁掉了,只保留那些盈利的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