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新休息在家,突然接了個電話,這是那位在酒店的大哥打來的。
“新啊,你最近都待在家吧?不如我們出去爬山如何?”
這大哥叫劉威,以前負責酒店的商務列印和電腦維護的,楊立新的一些基礎排版,大多都從他這裡學來的。
反正這在家待著也是待著。
也是沒有什麼變化的,出去走走其實倒也無妨。
於是,楊立新就答應了下來。
見面後,他們約定去登南山。
俗話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維州也有一座南山,雖然名字討了個彩頭,可現實卻令人一言難盡。
多年來,這座山一直矗立在維州南部,可偏偏不見得有開發。
導致這座山名氣並不大,設施也不齊全,很少人上去。
也正因如此,這座山反倒成為他們此次出行的首選。
劉威雖然年長楊立新八歲,可心態卻比他年輕,很經常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來豐富生活,他以前曾對楊立新說過,假如他倆玩變形記,楊立新會過得比現在好,而他可能比現在更糟糕。
意思就是楊立新的家境,困擾了他繼續發展的動力。而他卻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樣子,雖然明知道不對,卻也跟他老爸一個脾氣。
兩頭牛的牛角撞上了,也就各自鑽牛角尖了。
當時楊立新也只是笑了笑,沒當真。因為出身是無法改變的,唯一的出路,真的只能靠讀書。
他現在的生活雖然不如意,可已經比父母遠勝很多了,至少他能靠自己的本事謀生。
對此,他已經是心滿意足了,可能真的是因為貧窮限制了思考,楊立新並沒有太大的抱負,他唯一希望就是可以用自己學過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當中,搭載著新媒體這趟列車圓自己的一個夢想。
那就是成為一個新媒體的領航員,知識經驗的輸出者,去引導,甚至影響一代人。
這南山,其實也不高,但是就是因為名字加上景色確實很美,而備受驢友們關注。
這世界上的景點,有一半都是由驢友們挖掘出來的,這句話真的沒錯的。
瑰麗的風景往往在不經意間的山野叢林間,就看你有沒有發現美的眼睛。
在家待業也有一個月了,雖然沒有之前失業在家那般久,卻遠比之前難受,因為心態變了,他已經有要實現夢想的想法和思路,不像以前那迷茫而不知所措,而且新聞報道的大多都是不樂觀的負面資訊。
雖然時常會有一些激勵和正能量的資訊輸出,可是沒用,怎麼看形勢都是往不確定,不樂觀的方向發展著。
長期在家,真的會被這種絕望給淹沒,楊立新不想如此,他也很抗拒這種感覺。
今天終於可以,找個理由,可以滿懷期待的來一趟旅行!儘管這距離都沒到旅這個階段。充其量,也只是周圍逛逛,走走。
但,這畢竟有了開始了這是好事。
雖然爬山很累,但是登上山後,那感覺會很舒服,一種暢快淋漓的體驗。就好比長跑,你堅持下來了,肌肉得到鍛鍊,那痠軟感會讓身體多巴胺釋放,身體就會有另外一種愉悅感。
如果中途放棄,只會收穫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