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萬萬沒想到啊,原來老師才是村子裡的土豪。
周磊立即投以敬佩的眼神。
“老師,真有你的!我太佩服了。”
老師卻很是尷尬,她連連解釋,自己其實並沒有他們想象中那麼有錢。
她解釋說:“大家真的是誤會了,在2008年,家電下鄉活動才讓農村市場迎來了一次大爆發。國家為了刺激內需,對農民購買家電進行優惠大補貼,這下子才總算讓家家戶戶購買彩電冰箱洗衣機,不少農村經銷商在這期間也跟著大賺了一筆。”
朱婷婷深有同感,激動地說道:“我記得了,在那時,我家也才第一次買了家裡第一臺空調!”
老師微笑地點了點頭,繼續說:“那時的我還在唸書,也學著去拿貨網上賣。開始也還是賺了點生活費吧。”
楊立新豎起了拇指,稱讚道:“那開局不錯啊,繼續走下去應該能賺到錢。”相比之下,自己當年可是有些鑽牛角尖了,因為他很早就知道了這個電商行業會紅火,可就是很排斥這行,最終在毫不瞭解之下,完全脫離了電商最初那個藍海時代。
其他人也很佩服這老師,年紀其實跟他們相差不大,可人家在校期間就已經開始自主“創業”了。
老師這時嘆了口氣:“可很快,隨著網際網路的出現。很快迎來了一波產品的更新換代潮。
讓消費轉移,很多產品失去了最後的農村市場,農村經銷商面臨著產品上的枯竭,剩下的只有迷茫。接下來,你們也都猜到結果了。”
任何事物,都有其增長週期,一旦抓住了機會,沉澱下去,很容易就可以上去的。
可是一旦在週期末再來進入,那可是各種專業點都進場了,業餘的根本玩不過,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片紅海,那所獲得的利潤就會很低,甚至可能完全沒有。
朱婷婷很有感觸,她說:“後面的我也知道了,隨之而來的還有農村人口的大量外流,大部分年輕人開始外出打工謀生,村裡只剩下老幼病殘,農村市場的繁榮也跟著走向了枯萎,我所在的城市也是這樣沒落的。”
“這豈不是跟他們一樣咯?”楊可馨指了指屋內。
話題又回到最初,大家都沉默了,不過,也是沒辦法,這個社會不努力,就會遭到社會淘汰,沒有會幫你,也沒有會主動指點你。全靠自己去摸索、總結。
老師也感嘆道:“很大部分的前輩經銷商們被迫向城市轉移,比如說我那些長輩,但他們去到城市後依然延續著農村的雜貨鋪經營模式,在專賣店林立的城市,根本跟不上形勢。”
這時,周磊鼓勵道:“別放棄啊!我家也是在農村,不過我們是養魚的。”說著他笑了笑。
範小軒也樂了:“磊哥其實家裡有三個魚塘,哈哈!”
大家聽出這話有深意,大家都笑了。
周磊只好捂臉緩解尷尬。
楊立新看著周磊,似乎明白了什麼。
老師也感嘆:“話雖如此,可我們這些鄉村經銷商大多是一邊種地一邊經營農資,文化水平較低,資訊來源較少,把握市場的能力較差,特別是隨著各類農業合作社、專業協會的出現,以及種植大戶的增多,加劇了鄉村經銷商的生存危機。”
楊立新說道:“不夠專業,那就把自己變得專業,認真的學習農技。要掌握農技知識、農資產品常識和經營技術,將自己打造成鄉村的技術專家。”
老師認可地點了點頭。
朱婷婷補充說道:“酒香怕巷子深,也不要自己埋頭搞耕耘,也要學會將自己的產品包裝一下,並推出去。咱們鄉村經銷商本身就是農民,應該設身處地地體諒、理解農民消費者的實際情況和需求能力,知道農民的艱難和不易,所以要堅持薄利多銷,讓利於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