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放學,姐弟倆早早就跑回家,沒有在路上多待。
眾人也很早就來到了姐弟倆的家,為他們慶祝,而蛋糕也隨之而送來了。
這個蛋糕雖然不大,但做的很精緻,上面寫著大家對小霞的祝福,匯聚了大家的心意。
小智看著蛋糕,很想吃,可他並沒有任何動作,而是在看著。
這恐怕是姐弟倆第一次見到蛋糕。
爺爺也很開心,他洗了一把小刀遞了給小霞。
然而,小霞雖接過了刀,卻遲遲不肯動刀,她嘴裡嘟噥道,“我要等爸爸回來才吃!”
“你發什麼神經啊?爸爸都在忙,哪裡有空搭理你?”奶奶說的雖然很重的口音,但意思全部人都聽出來了。
“不不!”聽到這裡,小霞忍不住趴在桌子上,哭了起來。
小智雖然沒搞懂什麼情況,可看到這些,他也都上前安慰著姐姐。
這時,老師聞聲而至,她放下了手中的禮物,詢問道。
“小霞為什麼哭呀?”
範小軒解釋:“她想爸爸了。”
老師一聽,立即明白了過來,她用手撫幹了小霞臉上的眼淚,一把將她摟入懷中。
“小霞別哭,哭花臉就不漂亮了。待會兒呀,老師帶你到後山找爸爸好不?”
在老師的安撫下小霞的情緒,總算穩定了下來。接著,她還塞了些錢給了爺爺。
“大伯,我這裡有點錢,雖然不多,就當做心意吧。”
爺爺說啥也不肯收,最後盛情難卻,只是說:“唉!我怎麼好意思啊,老是麻煩老師接濟。”
老師練練擺手,說:“沒有,沒有,舉手之勞而已!”
事後,大家都走出屋外,商量著對策。
“老師,你為何這麼熱心幫助他們啊?”朱婷婷問。
老師笑了笑:“因為呀,我曾經也是農村留守兒童,是山區孩子,更是校園霸凌經歷者,我不想我的學生重蹈我的復撤。”
話語間,雖輕描淡寫。可隱含了當中多少坎坷和無奈,那種對生活的無力感,不是誰都能體會到。
走出來的都是強者。
老師還語重心長地說:“姐弟倆其實,缺乏了母愛,他們媽媽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扔下了他們,走了。我想為人師表,是時候,施與母職。”
“這有點過分呢!怎麼能狠心拋下這麼可愛的姐弟倆?”朱婷婷忽然憤恨地說。
大家也覺得有道理,既然父親在外頭那麼辛苦的打拼,一對兒女又小,十分需要人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身體其實是每況日下的,實在不堪重負。
作為母親其實應該站出來,承擔一部分的擔子。
只見老師搖了搖頭道:“他們沒有母親,母親在他們更年幼的時候,已經去世了。”
她繼續說道:“其實,在小智還是幼童的時候,因為調皮,跑到了高速公路上面玩耍,母親發現後,奮不顧身地…”說到這裡,老師聲音有些顫抖,還哽咽地說,“將他推出去,結果,小智保住了,而母親卻永遠離開了…”
老師的解釋卻讓人淚目。
沒想到,他們家還有如此讓人痛心的經歷。
這似乎也很好解釋了,為何小智有個活潑的姐姐,他自己卻時常一聲不吭。
楊立新鄭重的說:“小霞的生日會,我們小夥伴幾個幫她實現了她!”
大家都表示疑惑的看著楊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