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小軒靈機一觸說道:“現在處於文旅融合大時代,以文促旅,以旅興文,文創成為連線文化和旅遊的絕佳橋樑。我們不妨,搞一個徵集活動,然後吸引一些創作者加入,主要人群以大學生為主,因為只有他們才有這個時間參與。”
這一個點子一經提出,立即讓大家都鼓掌支援。
既然有了想法,那就立即實施。
楊立新馬上編寫了一段徵集文案,分發到各個渠道。說他們將要舉辦一場旅遊文創比賽,不限定任何人參賽。
這一經發布,報名竟然異常踴躍。
投稿作品當中,大到新式傢俱,小到銅錢鑰匙扣、古典創意書籤,還有景點大富翁、詩詞圍棋等等。
特別是這景點大富翁的構思,十分奇特,玩法和大富翁類似,區別在於,棋子代表不再是富翁而是遊客,任務也都以探險、遊玩為主,獎品自然就是旅遊紀念品和合照啦。而且分好幾款,玩法也都各不相同,背景取材就是維州著名的景點。
至於詩詞圍棋就是參照圍棋的玩法,將字印在圍棋之上,要串聯成一首詩,可以是五個字也可以是七個字就算贏。
網友們紛紛出謀劃策,各出其想。
維州大學設計學院的出品更是堪稱一絕,想法更是清奇。比如說這個景點餅乾、景點糖果和景點蛋糕三款。將維州的景點設計成為上述三樣,可以將其吃掉。還可以帶著它們到真正的景點裡打卡,不單止可以遊玩景點,還可以將“景點”吃進肚子裡。
“哇,這次送來的這些設計,真的真的驚豔到我了!我真的好喜歡!”範小軒開啟了郵箱,不禁發出感嘆,她不停地瀏覽著學生和社會熱心人士送來的文創產品,手指激動地點選著滑鼠。
看著這些充滿智慧的設計,楊立新也不禁發出感慨:“這都是大家智慧的結晶啊!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
王敏姿也表示慚愧:“哎,幸虧當初沒有全靠我,我對比了一下自己,再看看他們的,我感覺我的創意真的跟不上這個時代呢。”
薛聚武勉勵她道:“別這樣子,你的作品其實也很有特色,最終前三是穩居的。”
朱婷婷也不禁感嘆道:“我還以為,大家的思維會比較傳統,走不出那條條框框呢,沒想到打臉了。”說著,她搖了搖頭。
楊可馨一把將她抱住,把頭靠著她肩膀並說道:“這不更好嗎?大家的想法創意無限,這次活動,可以說是咱們歷屆最成功的了。”
凌行知卻說道:“當然成功啦,獎品很多都是我們置換的產品呢,如果放商城熱賣,可真的是賺瘋了。”
楊立新一把摸著凌行知的頭說道:“別這樣大方點,咱們既然已經選擇和博物館合作,自然格局要放更大些,因為博物館是我國文化的瑰寶,弘揚博物館文化是咱們這代新媒體人的責任呢。”
接下里這幾天艾迪的媒體矩陣中的微博、微信及網路銷售平臺不斷傳來好訊息。
無論是閱讀量、互動數,以及關注度,都有質一般的飛越。
新媒體的極強互動性和便捷性,其受眾面廣,傳播速度快,且傳播範圍廣,充分顯示出其影響力。
楊立新等人繼續給維州博物館提供腦洞,比如,博物館的網上地圖、博物館商城,以及文創產品的售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