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仙貝島奶茶,則是一種泡沫紅茶的一種延伸,中間加入木薯粉製作的珍珠,因此也被稱作“珍珠奶茶”,流傳期間,經過不同店家的不斷升級改良,逐漸演變成為如今奶茶的主流。
而且迪式奶茶的口感並沒有仙貝島奶茶那般迎合大眾,而且,製作也相對複雜。很多店家都無法制作出正宗的絲襪奶茶,轉而改為更為便捷的方式沖泡,導致味道也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口碑也就變差了。
茶飲這個賽道,其實也是表面風光,由於消費頻率高、客單價低、所以,造成了這個行業很好做的假象。
經過激烈的競爭之下,成本低、容易製作的奶茶逐漸替代了工序複雜、價格昂貴的。
“店的平時生意多嗎?”楊可馨喝了一口芝麻糊提問道。
老闆娘為難地搖了搖頭,面露難色說:“門店管理、市場營銷、成本預算,一大堆問題啊。我這還沒有請員工呢。她還自嘲道,畢業以為自己有多牛逼,超越誰誰誰,可我翻查了當年的賬本,別說爺爺那個時期,即便老爸時期的營業額的一半還不到。”
也是,現在的時間也是下午了,如果是有下午茶習慣的人,此時肯定都是在四處尋找可以喝下午茶的地方。
曾幾何時,校園門口的奶茶都是很簡單、便宜,就像是初戀一樣清純樸實,但如今的奶茶早已演變成為一種貴且配料五花八門,與其說是奶茶,倒不如說更像是千層餅、八寶粥。
用鮮奶代替了植脂末,用茶葉代替了茶粉,用新鮮的水果代替了果醬,口感和品質確實更好了,可隨之而來的就是成本更高了,價格也跟者上去了。
早期的奶茶更偏向於完全競爭市場,在這種市場中,每家企業的利潤都會趨向於零。體現在具體就是商家越來越多,配方透明,且種類相似。
正所謂,“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在走到死衚衕的時候,只有轉型一條路。
老闆娘的一家都只是被時代的洪流推著走,走無可走的情況下,才選擇轉換的,而並沒有真正跳脫出去。
要真正做到跳脫出去,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提升競爭力,具體做法就是利用專利保護、網路影響、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管理,還可以開發小程式、建立外賣平臺與電商平臺,最後來一場直播帶貨,幫助企業建立私域流量。
這些理論用在個體戶身上,等於將他們逼向絕路。
楊立新趁著老闆娘到櫃檯忙活時候,小聲地對魯城偉和楊立新問道:“你們認為,我們能做點什麼?”
“我認為,老闆娘缺乏一樣,主打的產品,明明定位網紅奶茶店居然賣的是糖水。”
“唔,我覺得這家店明顯是缺乏了定位了,因為三代人,從冰室到茶餐廳,又到奶茶店,竟然還是賣糖水的,風格一直都在換。三代人都有各自的顧客,無法將回憶傳遞到下一代。”
楊立新點了點頭,大家的想法跟自己的一樣,看來現在剩下給他們的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品牌打造。
如何建起自己的奶茶品牌呢?
喜歡圓夢新媒體請大家收藏:()圓夢新媒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