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任務成功,徐光亮少有的來到了四海宇航,參加了他們的慶功會,之所以這次參加了,也是因為這次是他們第一次正式任務,並且獲得了成功,這對於未來來說,等於是基礎已經打好了,接下來只需要按部就班的進行下去就可以了,所以這次成功舉足輕重,因此他才會過來參加。
慶功會上,雖然大家讓他講兩句,不過他並沒有去講,因為他覺得,這沒有什麼好講的,現在四海宇航做的不錯,只需要慢慢的發展下去就可以了,沒必要上去講什麼。
與此同時,國家這邊也有了反應,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雖然只是在新聞聯播上播報了一下,看似沒有什麼,但是對於相關專業的扶持以及幾乎是明示的檔案,迅速的在一些關注新聞的人這裡引起了軒然大波。
首先是企業,反應最快的就是一些私人企業之類的,不過他們反應快歸反應快,卻沒有門路,首先四海宇航這裡的空天飛機並沒有開始大批次生產,所以現在反應快,也沒用,國家這裡自己的空天飛機仍然在實驗中,不過據說發展速度大大加快,畢竟四海集團這裡也沒有藏著掖著,交換了一些需要的技術,將資料給了國家這邊,現在空天飛機的發展速度大大加快。
當然,這些反應快的自然知道該到哪裡去打聽,那就是四海集團。
只不過,現在四海集團正在與國家商量,之後的政策,所以現在四海集團也不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覆,因此打聽也沒用。
不過要說打聽的話,企業旗下的天空探索公司是最早的,所以一看檔案,企鵝太空開發公司就過來問這件事。高暢國出面接待的,不過現在的確是無法給出任何有效訊息,只能讓他們等一等,到時候該出來的,肯定會告訴他們。
接下來的時間,自然是推動太空港口的建設,由於太空港口屬於長期有人值守的,所以首先要考慮到內部人員的身體健康,比如說長期值守時,身體處於無重力狀態造成的各種併發症,這都需要考慮到。
要知道如果長時間處於這種無重力的環境,會對我們的血液迴圈、骨骼、肌肉等都產生不利影響。
處於無重力狀態,肌肉會開始萎縮,尤其是對行走、負重和地面站立起支撐作用的肌肉,例如腿部肌肉,萎縮更甚。具體表現在肌肉纖維尺寸減小、質量減少。
主要因為失重環境下血液和體液過多流至頭部和上身,下肢的血液相應減少,肌肉纖維得不到足夠氧氣。當血液供給不足時,引起新陳代謝作用的活組織,如神經和細胞組織將受到較大損害。據科學統計,短期飛行可導致肌肉質量丟失10~20;如不採取積極健身的對抗措施,在長期飛行中肌肉可能丟失50!
因此,一般宇航員為了克服上述的情況,每天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健身運動,不過運動只是能夠讓上述問題減少,並不是完全沒有問題。
因此為了克服這些問題,科學家提出了另一個辦法,那就是自旋生活區,利用自旋產生的離心力來代替重力。
有人可能要問了,既然能夠利用自旋產生的離心力來代替重力,那麼為什麼空間站不採取這種辦法呢?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空間站太小了!
想要利用離心力來代替重力,那就需要有一個足夠大的圓盤才行,否則大家想想一下某些遊樂場設施,在極小的直徑中旋轉的話,可能不會代替重力,反而成了飛行員的抗眩暈裝置了!
因此,先要真正的完成自旋離心力代替重力,大圓盤是不二的選擇,而現在的空間站,由於技術以及成本的問題,建的都很小,根本不能用這種辦法來。
這種辦法在影視中多有體現,比如說流浪地球和星際穿越,這裡就以流浪地球為例,領航者空間站一開始就有這個細節,那就是宇航員一開始在飛船的時候是不活動的,一直等到電腦提示之後,才出來的,而同時給了個領航者空間站的外景,最外圈的生活區正在旋轉,這就是典型的用離心力代替重力。
這裡考慮到前期技術不發達,太空港值守人員可能需要極長的時間才能回到地面上,因此就必須考慮到他們長時間在宇宙中活動造成的上述的症狀,所以太空港採用的正是外圈自旋技術。
當然,由於是太空港,因此如何讓港口和圓盤不產生割離,成了重中之重,這件事並不是人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其中的困難有太空港的貨物區域跟生活區是否要同時旋轉?圓盤的直徑多少是最合適?圓盤如果不跟貨物區域同步,那麼如何讓工作人員在兩者之間切換?這些都是問題。
因此,如果考慮不到,那麼很可能造成即便是製作完成也無法使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