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面面相覷,沒人先開這個頭,這已經明顯是太子和皇子之爭了。
若是現在再有大臣參加,出現什麼大事,那就是黨爭,拉幫結派,最是由帝王忌諱!
何況現在一切都沒定下落幕,太子年少,皇帝正值春秋鼎盛,現在就站好了隊,萬一以後壓錯寶了,身家性命都得掉裡面!
所以一時間群臣默言,不搭話!
反正皇帝問的是群臣,又沒點誰姓名,所以都是裝傻,而授了李承乾示意的緋聞然,也是眼觀鼻鼻觀心!
越是這個時候,越得穩住陣腳!
他雖是已經上了太子這條船,可屁股決定腦袋,他當得還是李世民的官。
在李承乾上位前,都得先觀察一番李世民的態度!
李承乾神色寧靜,靜等結果,李治幼稚的撇撇嘴,要他說,就應當是直接定下自己贏!
這首戰爭詩,可是他和駱賓王兩人合力完成的,又是分析了各種情況!
在除夕歡宴上,作這種悲涼豪邁的詩,形成強烈的反差,讓眾人動容,其中又蘊含對朝廷的濃重期許。
對敵國入侵的強大壓力。
這些無論是在父皇李世民心中還是群臣那裡,都最是加分。
他這不是堅定了爭奪大位的心思,之前只是想要敬一下孝,實現自己當初的諾言!
而後見到李承乾對付掌櫃的,作為店小二豈能不幫忙?所以就直接上場,剛上了!
可誰知鬧出了彩頭,彩頭又是帝王才能獨享的神龍玉,這才有了現在一番他似乎在和太子爭大位的景象!
其實他心中,壓根沒有那種心思1
可既然已經到了這個局面上,自然是輸人不輸勢,怎麼都得擺出一副強勢的姿態!
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何況是他大唐九皇子,雀仙樓店小二李治?
見眾人不說話,李世民無奈,想盼著這些老狐狸點評是不可能的了,不過這樣,他心裡倒微微放鬆。
起碼自己這些臣子中,還沒出那種為了下一份從龍之功,享盡榮華富貴矇蔽了雙眼的人!
可他既然說出讓群臣評論,這樣一直安靜下去可不行,左瞧瞧,右看看!
想要找出一位既有分量,又不會讓人產生是在太子和皇子分權的錯局!
看到一直靜坐在前面的楊軒,暗中苦笑,這位主,倒是會享清閒。
臺上都為他殺上三百回合了,到現在還是這樣一副漠不關心的態度!
其實在眾人中,最合適的應該就是楊軒了,楊軒是出了名的膽大包天,肆無忌憚,而且一直也是淡泊名利,看不上人間的王權富貴!
即使李治是他酒樓中的店小二,由他來評判,也沒人會說什麼不服。
可這位,是對著‘熱鬧’一點都欠奉啊!
李世民沒有打擾他,突然那看到都快把頭縮得貼在桌子上的一人,嘴角微翹,沉聲道:
“長孫卿家,你文采一向斐然,才高八斗,四經五書諸子百家也是盡皆通讀,你點評一番,太子和九皇子這比賽,到底是誰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