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是兒臣錯了!”
李治來到李世民身前,羞赧的認錯道,隨後又轉向朝廷的滾滾諸公,尤其是其中的幾員武將出聲的大臣,誠懇一拜:“治,年少無知,剛剛言語若有不對處,還望諸公莫怪!”
“九皇子,見外了,見外了!”
“九皇子請起請起,臣等哪敢當陛下之美譽!”
“九皇子仁厚,我等豈能稱唐之李牧,慚愧矣!”
一眾大將,都是側身,避過這一禮,謙遜還禮道。
不過那臉上的神情,以及站得直挺挺的身杆,卻是告訴了所有人。
這可不是他們自誇,是陛下說的,他們可都是能比之李牧的大將。
李治笑著點頭,最後溫厚的站在一旁,不再說話,再說,就有結交朝中大臣,軍中大將的意思了!
李承乾看著這一幕,黑著一張臉,心中隱隱有些不安,李治作得這詩的動靜,可比他大一些!
只是這詩,不符合除夕的主題啊。
他沒有親自說出來,而是向著坐在乙號區域前方的一個青年官員示意了一下!
雖說是比賽,是競爭,可他作為太子兄長,在大庭廣眾之下,自然要展現出自己寬宏大度的一面!
要讓群臣,讓父皇知道,他是有人君之相的!
而他示意的那人,是他太子宮中的屬官,太子舍人,也是帝王默許太子培養黨羽的一部分!
不然哪天皇帝倉促駕崩,太子連個心腹都沒有,若是再出個有野心的輔臣,被架空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而這太子舍人,緋聞然,就是他的心腹,是個心思玲瓏靈剔透的主,甚得他看重!
緋聞然見到太子殿下示意,幾乎秒懂,暗中點了點頭,不過沒有直接動作,而是等著陛下宣佈最後結果的時候再出聲!
不然在這種君臣同心,父子溫馨的場面自己上去指責錯誤,不僅顯得尷尬,還會讓陛下看在眼裡。
實屬不明之舉!
雖然太子舍人就是太子的屬官,天生站在太子這頭,可也不能為此隨便的攻訐皇子,那樣太明顯了!
“嗯,做錯能改,善莫大焉!”
李世民欣慰的點了點頭,隨後頭一轉,望向李承乾,神色不明道::“太子,你作為兄長,認為為善這詩如何”
李承乾一愣,群臣也是一愣。
這是不按套路出牌啊!
李治卻是天真無邪的望著太子兄長,期盼誠懇道:“請太子兄長指點!”
李承乾回過神來,笑盈盈的看著他,心思百轉,沉吟片刻後道:“九弟這詩,立意高明,正符合我們大唐現今狀況,而且言行之間,滿腔報國心切之意,為國家安危所思,當為一篇佳作!”
這話說的,全程都是讚美之詞,而且還有根有據,措辭之間滴水不漏,看得太子舍人緋聞然暗中點頭!
太子站在這個位置上,不管內心如何,就得必須是誇讚,從上往下的誇,從前往後的誇!
而且還得誇的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