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些國家機密,有著等級限制,職位不到那個層次,是不能知曉的!
但對於楊軒來說,卻是例外!
楊軒雖只是侯位,但在李世民的心中,卻遠不止如此,除了皇位傳承方面!
以及關係著大唐國運的事情不能說!
剩餘的,對於楊軒,盡皆無需保密!
自那次李淵說出誅心之言後,就相當於李世民的一次內心拷問,不僅是關於帝王之道使用!
也是他對待楊軒的態度上反覆琢磨!
楊軒自映入他眼簾以來,不愛權勢,淡泊致遠,雖然後面直言要求出名!
收攏民望!
但也因此,更顯得楊軒的心胸坦蕩,雖然平時楊軒對他的態度顯得有些不敬!
但如若人人敬他,奉若神明,高處不勝寒的道理,他豈會不懂?
再加上越是大才之人,性格越是古怪,楊軒除了態度顯得有些冷淡!
也並無不妥!
所以,此時對於楊軒的態度,李世民已經有些推心置腹的味道了!
最主要的是楊軒孤身一人,不屬世家,不沾權力,在放心程度上,比房杜等人還高!
是以,李世民等著楊軒詢問,也好把那法子更加完善起來!
“國家舉才,在於何處?”
楊軒不知就在這短短時間,李世民心中已經有了諸多心理活動,自顧自的問了出來!
李世民先是一愣,沒想到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樣,不過也不猶豫,直接答道:
“在察舉,在科舉!”
說完,又跟著補充了一句:“不過以後會偏向於科舉,廢去察舉制!”
說到廢去察舉制時,李世民眼中閃過堅定之色!
察舉製出於兩漢,雖然現在已經有了科舉,但察舉制卻仍是大行其道!
察舉制是以地方父母官,選出本地德行上佳,才能優秀之人,上報給朝廷!
而且一般每年都有著一定的數額上報!
朝廷再根據情況,進行安排!
但在地方官選人上,卻是有著太大的弊端,品德方面,很難有標準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