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幼嘉的心越來越沉。
若此時有燈,旁人就可以瞧見她臉上如墨水一般的神情。
但,沒有。
沒有燈,也沒有火。
一切疼痛,苦楚,悲傷,都隱匿在了宛如死水一般難以攪動的黑暗之中。
而這一片黑暗中,餘老夫人則是一條漂泊的孤舟:
“白氏......想必也是那時候留下的疾病。”
“她性子溫和寬厚,總是將自己的衣服與吃食讓給別人,有什麼刁難自家人的事情,她都頂在前頭,笑呵呵的接了.......”
“黃氏就莽撞一些,總是同我說,哪怕是死,也要同人爭上最後一口氣.......”
“可,我們其實都爭不到那一口氣,我知道,我知道的......”
“我做了大半輩子的高門女眷,連繡花針都幾十年沒有拿起過,白氏溫柔有餘,魄力不足,黃氏莽撞有餘,思量不足,三房洪氏,她孩子死後,更是.....更是......”
“我們賺不到銀錢,尋不到出路。”
“我來之前.......曾沒日沒夜的期盼,期盼周氏是一個有魄力,做事果斷,能鼎立門戶的人.......”
餘幼嘉一直沉默的聽著,聽到這一句,終於,懂得了在原先那個被砍廢的舊宅中,為什麼她說餘老夫人外強中乾,呵斥這群女眷沒有做主的人,這群女眷連個屁都不敢放——
因為,她們確實沒有能做主的人。
高門女眷們離開了高門,只怕連東南西北在哪裡都不知道。
餘老夫人原本期盼周氏能當家,而如今,清楚周氏是個糊塗鬼之後,又將主意......打到了她的身上......
希望她能掌家,護住這一家女眷!
可,她就活該撐這麼一大家子嗎?
她原先之所以會摻和進來,就只是為周氏收拾爛攤子,害怕連累到自己而已!
如今周氏的爛攤子快要收拾完了,眼見這群女眷們有了住處,再替她們找個活計,讓她們安定下來莫要作怪,說不定就能尋個機會離開。
現下倒好,走了一個小爛攤子,來了一個大爛攤子?
餘幼嘉的沉默似乎傷害了這片黑暗,餘老夫人絕望而破碎的嗚咽聲越發明顯,到最後,她只能一遍遍重複道:
“她們其實.....原本心腸都不壞。”
“只是這兩個月,每個人都吃了,吃了數不盡的苦,每個人都想更好些.......”
這道理,其實餘老夫人不說,她也懂。
只是僅僅是這樣,想讓她留下來接受爛攤子,卻是遠遠不夠的。
餘幼嘉定了定神,試圖撇開話題:
“崇安縣民風尚且不錯,百姓也安居樂業,我從未聽過什麼上頭苛待百姓,搜刮民脂民膏這類的傳聞,只都說如今陛下好......”
“老夫人緣何說皇帝昏聵?”
餘幼嘉向來敏銳,餘老夫人這一番訴苦之語,看似繁雜冗長,但一切都繞不開一個最關鍵的點——
那就是,餘家到底緣何被抄家?
佞臣,忠臣,這可不是自己能說的算的。
若只是黨爭落敗,抄家流放,那可算不上是.......
不對,不對。
餘幼嘉因震驚而略微混沌的腦子裡逐漸平復下來,想起了一件十分關鍵的事情......
若是皇帝不昏聵,在京都府,天子腳下,這群女眷又怎能被如此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