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有毒
自從孫府之事沒幾日,三皇子找機會和梓炎說了個訊息,據查,孫老爺的長子被調到平陽府做正六品通判。這其中的隱情,大家都心照不宣了。
世家這條路暫時中斷,梓炎和三皇子皆是無奈中藏著不甘,但只能另尋機會,伺機而動了。
“此番,姜閣老功不可沒啊!”太子殿下和姜閣老往宮外走去,太子面帶春風,心情大好。
姜閣老能坐上閣老之位,還真不是虛來的。他其實一直都有派人時刻觀察世家動向,就是怕世家因一時的內心不平而生事。此番孫家之事,他更是早有預料,特意叮囑加大對孫家的監視力度,果不其然,藍梓炎果然找上了孫家,利用孫家此時的不甘心,來索取賬本或口供。他在得知訊息後,立即入東宮和太子商議,太子亦是雷厲風行,即刻遣心腹前往孫家解決此事,如今看來甚是圓滿。
但是姜閣老也不敢過分邀功,收斂了笑容,遂謙遜拱手,言:“此乃臣分內之事,實乃殿下英明決斷,及時援手,方有今日之果。”
太子不在意的說:“好在孫家是個識時務的。”
“這平白無故的就得了個六品官,他偷著樂去吧。”
二人相視一笑,步履間盡顯默契與信任。
”你說什麼?”姜婉妍的手指微微顫抖,如絲般潤滑的茶盞蓋子自她的指間脫落。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驚異,那蔥白般的指尖輕顫。
丫鬟小紅面色惶恐,匍匐在地,聲音微顫,道:“是,是真的,太醫今晨確診,已經三個月了。此刻,皇後娘娘的賞賜像流水一樣往太子妃屋子裡送。”
姜婉妍的眉頭緊鎖,似是在努力壓抑著內心的情緒。她輕啟朱唇,聲音中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太子呢?”
小紅小心翼翼地回答:“太子自今晨起,便一直未曾離開太子妃的寢殿。”
“啪——”茶盞被姜婉妍一手摔在地上,發出一聲刺耳的破碎聲。瓷片四濺,茶水四濺,“她真厲害,愣是瞞住了三個月。”
小紅趕緊上前收拾地上的碎片,同時低聲勸道:“主子,不可以,鬧出動靜會被說閑話的。”
姜婉妍冷笑一聲,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弧度:“說什麼閑話?我不過是太高興,我替太子太子妃高興。”可是,她的腦海裡還回憶著大婚之夜纏綿之時,太子在她耳邊低語的那句話:“妍兒,你可要爭氣,本宮希望長子出自你這裡。”
就連前幾日爹爹幫太子對付藍梓炎,太子一連三日都歇在她這裡,還口口聲聲希望由她生出長子,怎麼這會兒會這樣?
她一直記著太子的話,而且,豈止是長子出自她,她還要嫡子出自她的肚子才好,她這麼多年的琴棋書畫閨門教養,可不是來做妾的。如今,太子妃卻先行一步,她心中又怎會甘心?
春夏交季,藏於京師周邊的流寇彷彿冬眠蘇醒的野獸,紛紛從藏身之地竄出,活動頻繁。近期,京師周邊的百姓們如同驚弓之鳥,每日憂心忡忡,不是家中失竊便是親友失蹤。
順天府雖已探知流寇的藏匿之處,然而每次派兵圍剿,都如泥牛入海,無功而返。
順天府尹在府衙之內來回踱步,眉頭緊鎖,他深知此事若處理不當,不僅百姓遭殃,自己亦難逃其咎。然而,他又怎敢輕易驚動錦衣衛?他與錦衣衛指揮使素有嫌隙,若因此事而遭其參奏,那後果不堪設想,定會讓他吃不了兜著走的。
正當他焦頭爛額之際,腦海中忽地閃過一個身影——藍梓炎。
藍梓炎常年在外徵戰,他的母親和表妹留在京師,家中都是女人,難免會遇到一些棘手又不好解決的事情,求到他時,他可沒少幫忙。後來,藍梓炎回家時,還親自過府致謝,並表示日後若有事相求,定當鼎力相助。
順天府尹心中一動,二話不說,抖了抖官袍,大步流星地走出府衙,直奔藍府而去。
藍梓炎也是說話痛快的,畢竟是幫過他母親的人,以後難免會繼續請他幫忙,所以答應明日一早就帶人出發,到京師周邊將那些流寇一網打盡,屆時,只需府尹的人配合就好。
次日破曉,藍梓炎便攜藍恩早早啟程,而姜婉妤與丫鬟竹沁則前往自家鋪子,預備挑選新貨。聽聞掌櫃提及,一批新品香料即將到貨,她欣然前往,去掌掌眼。
姜婉妤與竹沁正在香宜坊內對賬,驀地,一隊官兵闖入,聲如洪鐘地問道:“誰是姜婉妤?”此言一出,鋪內眾人皆驚,顧客們驚慌失措,紛紛逃離。
姜婉妤輕拍竹沁的手背以示安撫,隨即蓮步輕移,款款上前,不卑不亢地應道:“我便是姜婉妤,諸位有何貴幹?”
領頭的官兵沉聲說道:“我等乃刑部之人,奉太子之命,特來捉拿涉嫌毒害東宮子嗣的罪犯姜婉妤。你既自稱是姜婉妤,來人,將她拿下!”
姜婉妤聞言大驚,竹沁急忙上前辯解:“你們是不是弄錯了,我家小姐都沒去過東宮,怎麼殘害?”
姜婉妤將竹沁護在身後,神色鎮定地說道:“請大人明察,我從未踏足東宮,更不知東宮哪位有孕。我怎會做出毒害東宮子嗣之事?”她轉頭看向掌櫃,掌櫃亦是滿臉茫然,不知所措的愣住。
領頭官兵冷哼道:“太子妃現已昏迷不醒,經太醫診治,乃是你家香料所致。來人,將這些人都鎖起來!”一聲令下,官兵們便上前將姜婉妤、竹沁、掌櫃等人一一鎖住。
“小姐——”
“竹沁——”
姜婉妤等一幹人親眼看著香宜坊的大門被那些官兵緊緊封閉,街道上看熱鬧的百姓議論紛紛有的幸災樂禍地嘲諷道:“這麼貴的香料,居然還會致命,幸虧我買不起啊!”有的則搖頭嘆息:”就是就是,女人家家就應該好好相夫教子,何必出來幹這種喪盡天良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