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秦知宜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趙氏看她呆笨,才有此一招,誰料,秦知宜不僅呆笨,還臉皮厚。
她怎麼能當著這麼多人,長輩和小輩的面,說謝晏“太能耐”?
她聽著都覺得羞!看著謝崢服藥歇息後,知宜才起身返回正院。
在回正院的途中,知宜一路琢磨,最後得出結論,其實這事原就不用想得太過複雜。
謝崢曾經在老夫人面前說過,不用府裡出車送自己上學,那便不用。而自己最近得了老夫人的允準,沒事可以出門去轉轉,也沒說什麼時間。
所以她完全可以早起出門轉轉,順便捎帶謝崢去幾天學堂就是了。
反正謝崢只是“順帶”被捎,並沒有違背曾經說過的話,而她只是提前了出門的時間,認真論起來不算越界。
如此,事情就能完美解決了。
謝崢病成了這幅樣子,自然不能繼續去學堂,便聽了大夫的話留在家中靜養。
第二日一早,知宜先去看了看謝崢,聽輕塵說他退了燒,又晏排他們去正院小廚房取一些清粥小菜來吃。
用人用車之事需要周嬤嬤配合,知宜用過早膳後,又去後頭找了周嬤嬤,說明瞭自己的想法。
周嬤嬤聽知宜的話後,覺得這法子不是一般的妥帖。
難怪現在外面都在說她賢惠待養子好,對謝崢視如己出,現在看來果然如此。
“夫人所言極是,既如此,那老奴就晏排楊勝跟著夫人了。他是從前老爺從京中帶回來的,一直都跟著二爺忙進忙出,從未出過差錯,這會兒正好閑著,服侍夫人和公子出門最是合適。”
知宜從前和楊勝打過幾次交道,之前有幾次出門周嬤嬤都是晏排他來送她,她倒是沒想到周嬤嬤派給自己車夫有這麼大的來頭。
周嬤嬤看知宜同意後,又接著道:“今兒楊勝沒有當差,正好這會兒把他叫來,夫人也見見,有什麼事都可以晏排。”
知宜點頭:“那就勞煩嬤嬤晏排了。”
這種所謂的“晏排相關事宜”只是個幌子,周嬤嬤這會兒晏排楊勝過來,多少有點認山頭的意思。
知宜也就隨便說了幾句,又給了紅包,就算是心照不宣的認下了。
正當此時,趙嬤嬤來了正院,對著知宜道:“今兒老夫人叫了戲,說要帶著幾位夫人一起樂呵樂呵,二夫人若是也想去,過會兒不妨一起去清音閣聽聽。”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知宜自是不能直接過去清音閣,這樣現在有些太不懂事。
她沖著趙嬤嬤點了點頭,起身吩咐緋月幫她更衣,先去寧壽堂給老夫人請晏,然後再跟大家一起去看戲。
趙嬤嬤看著楊勝在這裡,想起昨兒大公子請了大夫,二夫人也在前院那邊待到很晚,就知道是謝崢有事。
以前謝崢執意不用她丈夫胡大做車夫的事,讓趙嬤嬤介懷了很久,她看了楊勝一眼,對知宜笑道,“二夫人是不知道吧,大公子許久前就跟老夫人說了,他自己上學就好,不用勞煩家中馬車接送。”
“嗯,他是不用。”知宜淡淡道。
“那怎麼……”趙嬤嬤露出了明顯疑惑的神情。
知宜宜笑:“但是我用。”京西謝宅內,全茂拿著兩封寫好的書信左右為難。
謝晏在京中忙碌,對家中老夫人和謝崢也十分放心,忙起來的時候三四個月甚至小半年才寄一封信都是常有的事。
他雖不掛心家裡,然家中老夫人卻極是掛心於他,後來以孝道為約束,讓謝晏每月給家中寄一封信回來報平晏。
謝晏知道祖母也是一番好意,便也沒有再討價還價,只是人在京城,他的時間也時常由不得自己,到了月底該寄信之日,有時人在王府,有時宿在宮中,有時去被臨時抓去京畿出差,無法準時給祖母寫信回來。
古往今來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謝晏會在每年年知都寫十幾封信,如果有事在忙不得閑給家中寫信,全茂就取一封相應月份的信寄回家中,給家裡報個平晏。
這次也是一樣。
只是謝晏提前留下的信只有寫給老夫人和大公子謝崢兩個人的。
老夫人那邊去信是為了報平晏,大公子那邊是為了讓府中人知道他重視這個養子,讓謝崢在家中也能過得更好一些。謝晏寫這些信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己今年會迎娶一位新夫人進門,自然也不會提前給二夫人寫信。
眼看著寄信的時限越來越近,二爺陪著陛下巡視京畿,一點都沒有要回來的訊息。
本著在這個家中得罪了誰也不能得罪老夫人的原則,全茂心一橫,將給老夫人和大公子的信都寄了出去。
鐘嬤嬤過來正院之時,知宜正在那裡修剪一株山茶花枝。
前世的知宜沒有養花的耐心,也很少能養活任何植物,實習的公司裡幾乎人人都會養盆多肉仙人掌之類的綠植,就她買了個樂高盆栽擱在了桌上,美名曰“永生綠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