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這一罐湯,最終被小夫妻兩個分著喝了大半。
謝晏喝三碗,秦知宜喝兩碗,導致兩人晚膳都沒吃什麼,淺淺用了個素什錦蒸餅。
燉這湯時,秦知宜只聽玉堯說是世子吩咐的補湯,她沒多想謝晏是為何要喝湯,按尋常補湯來做的。
又考慮到他是男子,加了海參和牛尾。
秦知宜這些都是從廚娘那兒學來的,其實她並不通醫藥,不知道這碗湯是大補。
她不清楚,跟著喝了兩碗,謝晏就更不知道了。
找到人生新方向的知宜覺得生活處處充滿希望,人也變得越發明朗,就連面板狀態也日漸變好,說是容光煥發也不為過。
知宜的變化太過明顯,除了謝崢之外,王姒也發現了她狀態的不對。
這日王姒出門去上香之時,遠遠看到李家四公子把知宜從一處書肆中送出來,並把一個信封交到了她的手上。
王姒並不知道,那是李修然給知宜的進貨書坊和聯系人名單,只看著知宜笑靨如花的收下,遙遙一看,竟和李修然也十分登對。
現在私相授受都這般光明正大了嗎?
王姒心口跳得厲害,吩咐婢女玉珍悄悄摸過去,注意隱蔽,聽聽兩人在說些什麼。
玉珍沒敢靠得太近,聽不真切,回來道是隻聽到什麼“不能跟你一起去了”。
王姒瞬間頭都大了。
她又在那裡觀察了好一會兒,見知宜臉色還算正常,神情也磊落,想著應該還沒到那個份兒上,就怕弟妹年紀小,好糊弄,動心而不自知,反而最後出事。
到時老夫人又要說她管家不嚴,妯娌都約束不好,讓她失望了雲雲。
王姒在心裡不由又怨恨起了謝晏來,都是因為他太過冷待知宜,才會導致弟妹對他失望,從而有了其他心思。
又過了兩日,在老夫人準備給京中謝晏送冬衣時,王姒又加塞在裡面放了兩本夫妻的相處之道,供小叔子好好學習。
此乃後話。謝晏回了府中,除了家中兩個姑娘外,人也算來得齊全,知宜起了個大早,梳妝更衣,前去寧壽堂請晏。
素月整個晚上都沒有睡好,此時又是一臉的憂心忡忡。
她昨晚進來的時候,看到二爺沉著臉離開,姑娘跌坐在凳子上,臉色很是不好,不免多思。
“您和姑爺沒事吧?”知宜來到寧壽堂後,才發現這會兒不光陳夫人和王姒已經在了,還有其他幾家相熟的夫人也都在,看來今天看戲陣勢不小。
知宜陪著老夫人等人說了會兒話後,又一起去了清音閣看戲。
謝老夫人坐在上首,接過春雨遞過來的戲單子,對著請來的戲班班主問道:“近來可有什麼新鮮的戲,唱給我們聽聽?”
班主賠笑道:“近來《風箏記》點得最多。”
這《風箏記》講的是公子小姐因風箏結緣的一段故事。
陳大夫人笑道:“我在徐州時候就聽人說這戲好,一直忙慌慌的沒機會去聽,今兒倒是託姑母福看上了。”
謝老夫人將戲單子放回春雨手中:“那就從第一折 開始唱吧,咱們先樂一天,聽到哪裡算哪裡就是。”
知宜前世看春晚時,總會跳過戲曲節目不看,等到穿越之後才發現,聽戲已經成了這個時代難得的娛樂消遣活動,反而把戲看了進去。
知宜看的投入,手上也沒閑著,喝茶吃堅果兩不誤。
一個時辰後,腹中有了感覺,知宜起身去更衣,不想剛進了西側暖閣中聽到王姒跟人抱怨:“既然陳大夫人說得樣樣都是對的,件件都是好的,日後倒不如請了陳家人來當謝家的家得了。”
兩人雖說是妯娌,但日常沒什麼交集,偶爾遇見了大多也就點點頭,就算打了招呼。
知宜也知道,在自己剛來到謝家時,王姒總怕老夫人把管家的事交給自己,在祖母面前對自己總沒什麼好話,近來大概看老夫人沒打算給自己管家許可權的意思,反而收斂了不少,不再針對於她。
雖然這位大嫂心中對她多有不滿,但是在辦事上一直毫不含糊,收拾的小廚房不錯,衣食住行上也從未短過她什麼。
王姒會有之前那些舉動,知宜覺得與其說是人品,不如說更多的是環境導致的。
王姒幾乎從出生以來就困在後宅,在她長大的過程中,見到的都是母親和姨娘比,自己和姊妹比,嫁人之後跟妯娌比……賽道就是這些賽道,無法拓寬,也只能自己人卷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