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因為秦知宜與別人格外不同的折騰,令她給大夥的初印象不太好。
出嫁的第一日,珍貴的洞房花燭夜,有幾個新婦在肚子餓時,會挑挑揀揀,送上來八個杯盤碗碟都沒有一樣入眼。
偏生讓廚房折騰,臨時熬一盅燕窩羹。
熬了也就算了,等待兩刻鐘才送來的燕窩羹,仍然被挑剔撇下,沒能吃兩口。
又剝核桃。
讓場面好不奇怪,這可是世子的新婚夜啊。
好在謝家規矩雖嚴,謝晏嚴苛律己,但不會殃及他人,至少不會約束剛過門的新婦。
若換作厲害的人家,恐怕不會這麼任她折騰。
這樣造作下來,人人都以為秦知宜傲慢無禮,可此時她給謝晏遞核桃仁,那聲“夫君”喚得又那樣軟甜。
甚至,有幾分天真。
謝晏搖頭拒絕後,秦知宜並無失落,自己把核桃仁吃了,又喝了一杯熱花茶。
空落落的肚子有了東西,嬌貴的秦知宜總算舒坦了,站起身由婢女扶著,向內室走去。
“好了,咱們歇息吧,不早了。”
屋裡等著伺候的一眾人,這才彷彿冰封處解了凍似的,紛紛動身,各忙各的。
謝晏亦起身,邁著不快不慢的步伐,穿過層層疊疊的紅幔與珠簾。
正牆頭案上的一對紅燭,已燃了一截可以分辨的高度。
燭火豐滿安定。
如今正值寒冬臘月,有地龍和燻爐,內室溫暖如春,馨香染人。
秦知宜從容地坐在鏡前,由婢女卸去頭面和麵妝,過程有些繁複。
待她完備,謝晏早已只剩中衣,坐在喜床上靜靜等待。
方才,秦知宜坐在梳妝案前,一直能從鏡中看到謝晏的舉止,她這位夫君,似乎是難得的正人君子。
若在平常,非禮勿視是人品貴重。
可是二人已經成婚,他看向秦知宜的次數,卻不超過三回。
秦知宜並未多想,她沒少聽人說過謝晏此人清貴不凡,少年老成不茍言笑。
如雲中月,如山巔雪,讓人望而生畏。
所以在她看來,謝晏這樣待她疏離客氣,很正常。
去除這份新鮮的夫妻關系,兩人只有點頭之交,一時轉變不過來是人之常情。
秦知宜沒放在心上,除去婚服後,自己走到謝晏身邊坐下。
婢女們放下拔步床前兩層床帳,紅燭帳暖,一室旖旎。
秦知宜爬到裡面,坐在謝晏身後,牽了他的胳膊抱在懷中。
既然已經成婚,就要慢慢習慣夫妻之間的相處,秦知宜一向想得簡單,知道該怎麼樣,或是心裡怎麼想,她就會怎樣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