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有了裴深送來的兩張銀票,曹野最終得以要了一艘還不錯的船順巴江而下,前往楚州。
本來,孔雀還擔心曹野的身體吃不消如此長途跋涉,結果一上船,孔雀自己卻倒得比曹野還快,暈船暈得死去活來,便是給自己紮針也沒用,不是在吐就是在床上躺著,最後,還是南天燭教了他一套在船上呼吸吐納的辦法,孔雀才慢慢緩過勁來。
“小蠟燭,沒想到你不光是狗鼻子,還有些別的本事。”
又過了一日,孔雀已能正常吃飯了,不由得驚訝,他原先還以為他這樣出生在草原上的烏梁人,只怕是這輩子都克服不了暈船了。
南天燭哼了一聲,用筷子挑魚刺的手法亦是十分嫻熟:“當年我從楚州離開時就是坐船,一開始也吐,不過後頭就慢慢習慣了……這套吐納辦法也是我自己悟出來的。”
幾天下來,南天燭再提起往事已不再面露晦澀,曹野心知時候差不多了,喝了一口魚湯,問道:“小蠟燭,當年在天羅裡的事,你是不是有許多都記不清了?”
南天燭的筷子一頓,很快小聲道:“不錯……因為那時候年紀太小了,而且,那裡發生的事太過可怕,如果一直記著,我怕我會瘋掉。”
曹野瞭然,又道:“不過,我們馬上既然要去查天羅餘孽,就要弄清他們到底是一幫什麼人,當年之事即便我身處朝中,關於天羅也只知道個皮毛,雲夷不願與我多說,許多事,我現在也只能問你。”
一時間,三雙眼睛都齊刷刷落在南天燭身上,南天燭給盯得連魚都吃不下,半晌才破罐破摔道:“好吧好吧,反正這些年下來,我記得的也不多了,上回跳神舞勉強又想起一些,也不是什麼好事……”
說罷,她深吸一口氣,開始同幾人慢慢說起自己小時親歷的慘事。
所謂天羅,得名於鬼宿五星,在天為五鬼,在地為五瘟,也有人說它是財神,只是帶來的都是不義之財。
在最初,天羅門教首與其信徒便自稱自己來自鬼星天羅,能夠祀鬼並將鬼供養於孩童體內,之後,這些鬼童便能輕易佔出世間吉兇禍福,並以此吸引了大量教眾。
而這些教眾自然不會知道,所謂鬼童,從一開始便不是什麼五鬼降世,而是自小被拐進天羅的孤兒棄嬰,在無數殘酷的訓練下變得五感靈通,從此,便變成了一個個怪物。
如今,南天燭已經不記得她是如何入教的了,只知道從她記事起,她便已經身處天羅之中。
而在最初,天羅雖然只是幾間地窖,但對於手腳孱弱的孩子而言,那些緊閉的門鎖永遠不可能開啟,而就算他們想辦法跑了,又能藏去哪裡呢?
在南天燭小時,她曾經親眼見過,一日前還和自己一起吃飯的孩子因為逃跑未遂,第二日便成了一具血淋淋的屍體。
只是,那時她還並不知道,那具血淋淋的屍體在晚些時候便會被切開,變成放在碗裡的一團血肉,而她蒙著眼湊上去聞的,正是不久前與她玩鬧的同伴。
可想而知,下手如此殘暴的兇徒,自然也不會善待那些活著的孩子。
鬼童們在入教之初便會被聖姑分成五類,分別祀目鬼,聽鬼,鼻鬼,舌鬼,還有皮鬼,簡單來說,每個鬼童所擅皆不同,像是南天燭善嗅,也有人善聽,善觀,擅嘗,或是善觸。
經過一段近乎殘酷的訓練之後,鬼童之中的佼佼者,有人能在數丈外看清一片風中落葉,也有人能隔著三層棉被覺察到一顆芝麻……
練到如此境地,鬼童便算是成了,接下來,他們便會被帶去教眾面前,以所謂“通鬼之術”進行佔蔔,說得天花亂墜,其實,也不過便是透過所見所嗅,說出一些不為外人所知之事罷了。
南天燭還記得,在離開天羅之前,她一度靠著嗅聞,聞到來人身上血腥,不止一人,便知他是盜匪出身,一語落下,那人登時雙膝跪地,從此跟隨天羅,只希望五鬼能助他避禍趨福,遠離官府追捕。
而諸如此類的事,實在是太多了。
鬼童的性命握在教眾手中,自是不敢在外胡言亂語,即便是多說一個字,回去都可能面臨一場毒打,久而久之,他們也便徹底淪為了天羅爪牙,到了最後,許多孩子都已經徹底放棄了逃跑,甚至開始努力討好教首,只為能夠多吃一頓飽飯,或者晚上睡在有燭火的房間裡。
在南天燭五六歲時,聖姑走了,之後,隨著天羅勢力越來越大,教眾越來越多,為鏟除異己,他們開始了以人祀鬼,一開始,只是將那些不聽話的鬼童還有教眾變為祭品,以養天鬼,久而久之,他們便連無辜百姓和路人也不放過,便是來楚州繼任的官員也慘遭屠戮,訊息傳回京師,天子盛怒,一查之下,天羅竟已是遍地開花,於是,才有了之後的神火將軍平天羅之亂。
故事說到一半,船艙裡鴉雀無聲,孔雀一口魚含在嘴裡半天,此時終是想起來嚥下去,小心翼翼道:“那你……”
原先,他覺得自己小時已經過得夠苦了,受父兄輕視欺辱,甚至想要個箭烙都得不到,然而,聽完南天燭幼時所經歷的一切,孔雀才驚覺,他當能算得上是在蜜罐裡長大的。
一時間,他甚至都不敢問南天燭是怎麼熬下來的,問題還卡在嘴邊,就見南天燭垂眼道:“我在那裡長大,自是也幫他們害過不少人,其實最初我也想過要跑,但是……我卻連我爹孃在哪裡都不知道,我我曾經問了聖姑,我是從哪兒來的,而聖姑和我說,他們是在一條河邊撿的我,我爹孃將我棄在一個有許多夜照飛舞的地方,她還說,那些蟲子照亮我的臉,就像是黑夜裡的蠟燭,加之那時天竹開得漫山遍野,於是,她便給我取名叫南天燭。”
“天竹……”
孔雀喃喃:“雖然長得不起眼,但天竹卻是好藥,不論是根莖還是果實都可以入藥,清熱除濕,通經活絡……能給你取這個名字,至少將你撿回來的那位聖姑應當是個通藥理之人。”
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