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炸掉一顆星球?
秦天從未有過這種疑問,但看到專業實驗儀器迅速給出的分析結果,卻不由的想到了這個問題。
宇宙浩渺廣闊,星球無數。
每一顆星球都是質量巨大的物體,哪怕像月球這樣的小星球,也有7350億億噸,直徑達到了三千多公裡。
曾經人類向月球發射火箭,兩萬噸當量的撞擊,也不過才撞起350噸岩屑,月球完全就紋絲不動。
如果要將其徹底炸掉,則需要3000億億噸的爆炸當量,這也就意味著用10億噸爆炸當量的氫彈,也需要用300億枚。
300億枚!
這是多麼恐怖的資料。
如果讓地球人類文明每天什麼都不做,就專注生産打造超級氫彈,把星球榨幹了都製造不出這麼多氫彈。
所以,核武毀滅一顆星球是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必須要有更高階的手段。
秦天幹脆做了一個模擬測試,發現理論上,將一艘千萬噸級的大型星際戰列艦,經過經過不斷加速,讓其以光速正面撞擊星球表面,才有可能重創。
如果想要直接摧毀,那麼還要質量更大的星際戰艦,連續多艘以光速甚至更快的速度狠狠撞擊才行。
當然,如果秦天能獲得一級文明的武器裝備技術,製造出反物質大炮,那倒是具備毀滅星球的能力,可想要成為從當前二級的‘能量文明’,成為一級的‘空間文明’,難度非常之大。
只要技術實力足夠,想要毀滅一顆星球倒也不難,畢竟星球是不會反抗的。
眼下,秦天更好奇的,是這片幅員遼闊、面積極大的星際塵埃雲,它像是一坨放大了無數倍的棉花球似的非常壯觀。
而且,它的周圍並沒有什麼星球,所以它也不可能是星球碰撞而來。
含碳量和含稀有金屬的含量,決定了很多金屬材料的效能高低。
而判斷一個工業文明的先程序度,就看材料水平如何了。
拾取回來的‘工業垃圾’,進行金屬成分、延展性、伸縮性、硬度等等效能測試分析後發現,其材料效能和工藝水平並不是很高,最多屬於五級科技文明。
另一架太空無人偵察機,陸續又有了不少新發現。
在星際塵埃雲中,有各種各樣的垃圾,汽車的發動機缸體、炮彈的彈片、機器裝置的殘體、熱熔變形後又被迅速冷卻的工藝品、堅硬無比的巖體、蓋房的瓦片磚石……
同時,經過嚴格的多次計算後,整個星際塵埃雲的質量,也基本估算出來了,總質量約合60萬億億噸,誤差浮動約3,反正也就這麼大的質量差不離了,跟地球的總質量竟相差不是特別大。
質量決定引力!
如果這片星際塵埃雲以前真是一顆星球,那麼它極有可能是跟地球差不多的一顆綠色生命星球,有各種各樣的氣體和液態,各類礦産資源也很豐富,所以才能孕育出一個五級科技水平的工業文明體。
然而……
這顆星球為什麼會成這副模樣?
而且想要一顆星球想要想孕育各種動植物生命,植物需要光合作用、人類和動物需要接受光照,甚至星球附近還得要有一顆質量不小的星球,繞著它旋轉。
就好比地球,太陽為人類提供了熱量和光照,讓植物可以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製造氧氣,而且經過大氣層過濾後的陽光,讓地球地表上的溫度相對恆定。
除此之外,地球自轉的同時繞著太陽執行,不同的相對位置,産生出一天24小時的白天與黑夜變化,以及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交替。
另外,地球還有一顆忠實伴侶月球,月球繞著地球的運轉,為地球上的海洋提供了潮汐動力,讓洋流運動起來,從而構成了冷熱迴圈和海洋生態體系。
任何一顆孕育生命的星球,那都是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否則很難形成碳基文明。
但是這片星際塵埃雲附近,真沒有其他星球,沒有如太陽那種由炙熱氣體組成,內部不斷發生氫爆從而釋放出各種光芒熱量以及射線的恆星。
而且這星際塵埃雲並沒有運動,它幾乎是處於靜止狀態,所以它就不是像地球這種行星,會繞著太陽這樣的恆星運轉,可它上面的出現了這麼多工業文明的殘體垃圾碎片,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為了得到答案,秦天動用了龍魂01號星際驅逐艦50的超級計算力,進行連續的大資料分析計算和各種模擬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