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秦天這次回國後來到首都,提出捐建一支星際艦隊的構想,又有國際大環境的熱潮背景,自然是引起了高度重視。
堪稱最高階別的茶話會,在夜裡十點結束。
第二天,一大早秦天就以特邀人員身份,列席參加了一次常務擴大會議,包括國防、總政、總裝、國防科工等等多個部門都聯席參與,另外還有多個政府部門一併參與討論。
這個會議很特殊,白天上午下午各兩場,晚上還有各部委內部討論會議,在大大小小不斷的會議中,很多專家學者院士都紛紛參與了進來,從多個方面進行研究討論。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就在華夏這邊還沒有研究出什麼結果的時候,已經有很多國家在悄然行動了。
十月中下旬,已經陸續有多個國家提出,隨著各國外太空利益的不斷增加,無論是資源勘探、太空基地建設運營,還是外星城市管理等諸多方面,都對現有的軍事體系提出了新的考驗,毫無約束和管制的外太空活動中,各國理應擁有自己的作戰力量以捍衛自身利益。
同樣,針對達斯坦星球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也表明人類在探索利用外太空方面,還存在了許多法律監管缺失,所以人類社會亟需共同制定出完整的、具有廣泛約束力的。
呼聲高漲,各國助推。
許多專家學者兩三年前就提出的終於是進入了正式討論階段,並在11月中旬,正式獲得了各國認可,並由國際法庭負責執行。
這部國際法約定各國可擁有外太空作戰力量,但是不得毀滅星球、危害地球,並且將太陽、地球、月球歸為人類共同財産,三顆星球20萬公裡範圍內,都未非太空作戰區域,避免地球各國的星際大戰,把人類共同的家園給毀滅了。
另外,各國政府對本國註冊的企業擁有外太空約束和管制權利與義務,同時各國的官方或民間機構,可以在自己發現並佔領的地區或者星球主權宣告……這相當於是讓各國都可以名正言順的去搶佔地盤、拓展領土了。
訊息一出,不少國家都相繼宣告成立星際作戰部隊,並且向全人類通報,各自的外太空利益範圍,即便發生糾紛或者交戰,也應該通報交戰區域避免誤傷第三方,不過有一個例外,那便是達斯坦星球。
因為這顆星球原本是有一部分倖存者的,同時又是微樂集團探索發現的,如今又湧去了很多個國家、不同民族的數百萬人,情況非常特殊,因而只能宣佈為國際自由區,該星球不屬於任何國家,任何一方都不允許宣佈有主權。
該星球允許任何國家任何人都前去開發利用、安居樂業,為了避免爭端,個人、企業事業團體或者國家,都應該劃分明確自己的利益範圍,就像天宇集團那樣,可以將無主之地圈起來,形成封閉式的小環境,然後就對這片圈禁之地擁有了長期使用權,其他任何人或團體都不得搶奪搶佔。
2023年11月20日,這部國際法律被各國正式認可之後,全世界立刻就沸騰了,有人甚至提出,要將這一天定為宇宙日,象徵著人類家園不再僅限於地球,已經向外拓展,直至整個宇宙。
宇宙日這個說法,應者寥寥無幾,但有了明確的國際法後,太陽系內除了地球、月球和太陽是屬於人類共同財産的之外,其他星球都開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圈地運動’。
廣袤的太陽系,擁有八大行星、近兩百顆衛星、以及數以億計的小天體,可謂是有充足的空間可供人類施展拳腳,所以在這個時候,比拼的就是誰的科技實力更強了。
尤其是像在星球表面環境惡劣、礦産開發和星際移民難度都很大的水星、土星、海王星等等,各國幾乎都暫時選擇了‘無視’,而是大舉前往月球圈地採礦、去火星佔地宣稱主權,另外其他小天體也不想放過。
搶佔更多星球更多土地,就是搶佔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但想法雖好,可實際上呢?沒有飛船怎麼行?
關鍵時刻,還得求助微樂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