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房兩婆媳爭執了兩天有了結果,趙翠芬把劉永力掙得銀錢給了白氏,而白氏和劉永力小兩口以後掙得銀錢也不用上交了,可以自己留著,這也相當於變相的分家了。
白氏戰鬥力真不是蓋的,小兩口在這次戰役中可以說是大獲全勝了。
村子裡絕大數人家都是老大兩口子養老,幫助父母養弟弟妹妹,甚至是替他們成家。
現在麼,小兩口兩個都能賺錢,且只需要把永力做工的錢的一半上交公中,其餘的錢都是自己留著了。吃住、人情都算公中,兩口子又勤快又沒不良嗜好,怕是傻了才想分家。
這時,劉芳才恍然大悟,她娘真是賊聰明。
大房兒子多負擔重,不想分家,第三代永力兩口子為了攢錢,也定然不想分家,且有了永力兩口子做榜樣,第三代估計都不想分家。
三房四房子女也多,大兒子都是快要娶妻的年齡了,只要她娘咬死不分家産,那就成不了氣候。
五房獨子永壯年紀還小,五哥又有打獵的好手藝,岳家也只有一個獨子,即使不分家産,也能過的好,分不分家,情況待定。
如此就只有二房了,二房只有永寶一個男孩,除去已經嫁人的大丫劉菊花,還有四個女兒要嫁。村裡普通人家聘禮是六兩,四個女兒就是二十四兩,如果劉杏花再想出點來錢的路子,怕是一定會鬧分家了。
二哥二嫂會不會動心呢,按以前的性子是不會,但是現在嘛就不一定了。
不分出去最好,按劉家嫁孫女的標準,一個孫女一身新棉布衣裳,一套傢俱,一套鍋碗瓢盆,一床十斤棉被,一兩壓箱銀子,所花費也不過二兩銀子。
傢俱都是自家打的,簡易木床、衣櫃、兩口大木箱、洗臉架、木盆、木桶、子孫桶,大概能值個一兩半銀子,足可以撐得起場面。棉花也是自家種的,要錢的就是衣裳和棉被的布料,還有就是一點鍋碗瓢盆了。
嫁一個女兒,能餘下四兩銀子,二房就能有十六兩銀子,這可全都是公中的,不過這不是最重要的。
二房最重要的是劉杏花的靈液,因著這一層關系,劉芳向李春華建議讓劉杏花專門喂雞和豬,喂的好便會獎勵雞蛋,劉杏花倒是做得好。家畜長得好,劉杏花居功至偉。
不過二房即使被分出去,劉芳也不愁。她除了有六瓶沒被稀釋的靈液,還有半罐子被她第一次稀釋的靈液。而這稀釋的靈液,又不用給劉家眾人,用來養畜類倒是足夠的。二房的靈液她有了,二房男丁又少,因此他們分不分出去,也不那麼重要了。
不是說劉芳捨不得把靈液給大家喝,主要是因為自半年前劉杏花就沒有再往廚房的大水缸裡滴靈液,廚房的水也就沒有甜味了,如果她冒然地把靈液給大家喝,只要是沒失去味覺的正常人都能知道有貓膩了。
以前劉芳還覺得靈液是好事,但現在卻覺得也許並不如想象的那麼好。
怎麼回事呢?自兩個月前起,劉家的夥食除了劉芳自己的和永力媳婦的,其他人的都下降了,原因是一家子氣色太好,對比太明顯了。
這也是劉家才發現不久,天氣寒冷,村裡人家今年收入也不好,許多人家節衣縮食,一天吃一頓飯,瘦的厲害,而劉家人卻紅光滿面,其他人見了更覺得劉家是大戶,羨慕嫉妒恨就不用說了。他們又不知道是靈泉的緣故。
轉眼,臨近年關,新年的氣息活泛了。
去城裡打短工的男人們回家了,上學堂的孩子也放假了,城裡的集市熱鬧了,並且由以前的五天一小集十天一大集,變成現在三天一次小集五天一次大集,這種情況要到正月十五過後,才會恢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