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神農手拿一株不死神草,擺一擺,大為不解,甕聲言道。
天皇伏羲思忖一番,開口道:“聖師以為如何呢?”
“秦王朝氣數已盡,黎民百姓受苦,眾位仙家怨恨,吾等也就妄自菲薄,決定廢除人皇,再立新朝。”
盧聖輕飄飄一句,雲淡風輕般劃過。
只是此事卻是如同晴天霹靂劃過三皇心頭,一時震駭,畢竟人皇乃是代天狩民,天命所歸。改立人皇,牽一而發動全身。
看著三人變色,盧聖心中不以為意,自己如今道行已臻功德至人,離高高在上的聖人也是一步之遙,行事也不能畏首畏尾,瞻前顧後,大失本心,不然執念難斬,大道難成。
以前雖然看似有西方二位聖人護佑,再加上因為造人之事和輔助天皇伏羲,與女媧娘娘關係融洽,自身實力也是數一數二,行事看起來不溫不火,但也是驚天動地,不讓人小覷。
總的來說,盧聖以前行事都是深思熟慮之後而行,都是顧忌到了其人背後的勢力,特別是涉及到聖人的那些巨擘,一般都是妥協下來了,比如三皇五帝之時讓陸壓道君走脫。
這也是不得不為之,畢竟自己再強,也抵擋不過聖人一招。老虎還有打盹的時候,聖人也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時日夜看護自己,一旦犯了眾怒,聖人忍無可忍,自己難逃被滅為飛灰的下場。
於是,盧聖深思熟慮,行事有度,不免有些瞻前顧後。封神大劫過後,盧聖道行直達功德至人,一言一行暗合天道,行事便不用太多無所顧忌。人族乃是人教教主太清聖人禁臠,按理說,改立人皇要經過老子首肯,但盧聖掌控崆峒印,也可敕封人皇。嬴政逆天行事,盧聖手持崆峒印便可廢立人皇而不落因果。
此時盧聖頗有道家隨心所欲的意味,卻是堪破了長生本質,如果不能隨心所欲,心中還有羈絆和畏懼,如何能夠破開天道桎梏,徵得永生。可以有敬畏,但是不能對任何事物產生恐懼,否則道心蒙塵,猶如明珠失色,一蹶不振,難有作為。
“聖師好手段,好氣魄!”
三皇心中大為佩服,自己隱居火雲洞,看似安樂,卻是不能理會人族,否則有礙。
“呵呵,此乃軒轅師弟家事,還是師弟出手吧!”牛頭人身的神農聖皇憨厚地笑道。
卻是夏商周三朝都是黃帝后裔,這黃帝決定承繼之人,不僅從名義還是氣運上來說,都是最恰當的人選。
果不其然,軒轅黃帝一聽,當即言道:“也罷,師弟我就代勞了!”
黃帝乃是三皇之中唯一一個以武力成就霸業的人皇之主,殺伐果決,心中對秦國不滿,於是乾脆接了過來。
隨後,黃帝拿出了軒轅劍,撫摸一番,肅然道:“寶劍,你今天要大發神威了!”
盧聖身上金光一展,崆峒印飛出,其上覆塑有五方天帝形貌,分別為太昊、炎帝、少昊、領潁掌東、南、西、北,以及中央的黃帝,並有金玉龍盤繞其上。金光一閃,寶印轉而化為一道人影,錦衣袞服,面容威嚴。
“第二元神!”
黃帝知道此道人乃是盧聖練化的身外分身,第二元神,端的是神通廣大,萬法不侵,萬劫不壞,不死不滅,心中讚歎,聖師有此神通,難怪能如此行事,把手中的軒轅劍遞給崆峒道人。
崆峒道人手持軒轅劍,一轉身來到咸陽上空,咸陽上空一隻氣運顯化血龍原本威風凜凜,猙獰咆哮。不料崆峒道人口中吐出莫名音節,虛空震盪,一劍斬下,血龍遭頓時萎靡不振,嗚咽哀鳴。立馬天道感應,紫薇帝星暗淡無光,人間界皇族氣運喪失,改朝換代,人皇更迭已經迫在眉睫。
於是,無數懂得天象卦象之人紛紛脫離朝堂,歸入山野之間,隱匿深山,不再現世,唯恐天下大亂,捲入紅塵亂世,徒自折了福壽之數。
崆峒道人回到火雲洞,把軒轅劍歸還黃帝,化為一道金光飛入盧聖體內。
盧聖見大事已完,也就安心與三皇閒聊一番,談天論地,毫不逍遙。
其後拜別三皇,盧聖回到鐵叉山八寶洞,眉心玄竅大開,一道神光射出,觀照氣運,只見皇宮上空盤旋一條神龍,惶惶大氣,巍峨氣勢,只是靈性大失,甚至萬民信仰之力都快要枯竭。
嬴政此時雖是人主,手中執掌殺伐權柄,腳踏九州,俯瞰山河,氣運強盛,但已遭諸天眾人拋棄,秦國敗亡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