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他們一群人船到海上,忽然起大風,沈入海底,船上之人和屍骨全部沈入海里,無一生還。
總兵的差事,也因小人暗算而辭職下臺,返回臺灣途中落海身亡。
自此以後,林半仙到處遊山玩水,寫下林半仙一生的傳奇故事....
清水巖鑿水泉
有一天,半仙看到一群農民在田間吃午飯。
南部人好客熱情,那些農民很親切的招待他吃飯,他倍感溫馨,再一看他們吃的都是蕃薯湯,貧苦可知。
半仙心想:『衣食足而知禮義』,這些吃蕃薯湯的貧苦農民竟如此禮貌周到,半仙走到此地肚子也正餓了,也就不客氣的吃得津津有味!
他發現農民食用的水是從很遠的地方一桶一桶桃來的,覺得他們太辛苦了,心中頓起答飯之情,便對農民道:『你們這樣用水太辛苦了,我來替你們求水,不但吃水問題可解決,而且也可以讓你們的旱田變良田。』
農民對半仙的話半信半疑,答道:『如果能夠像你說得那樣,就太好了!』
於是,半仙選了一個黃道吉日,那天中午,在山頂的平地上,擺了案桌,上面放著一些供品香燭,半仙手持柳木劍,口中唸唸有詞催動咒語,對準山腰噴了三口仙水,然後把柳木劍往山腰一插,吩咐一人看守柳木劍,自己回到供桌前,繼續施法,突然向守劍人大喊:『趕快把劍拔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守劍人一聽,便急忙將劍拔出,頓時一道流水也隨劍而出。
半仙向山腰處大聲問:『有沒有水?』
那拔劍人喊道:『有水啦!』
半仙又大聲問:『水大還是水小?』
那拔劍人老實回答:『水小小的啦!』
半仙心中嘆道:林園人福太薄,此乃天意!如大喊水很大,必然成為大河流。
農民一時歡聲如雷,半仙大叫:『跑!能跑多遠就跑多遠,直到你們跑得一些力氣也沒有再停下來。』
於是,這群農民沒命的往海邊跑,水在後面流著,大約跑了五、六里遠,到了港仔埔與潭子林附近,農民們已精疲力竭了才停下來,跟著流來的泉水也就止在這裡了,地名是王公村。
從此這地方附近的田園就有水可灌溉,農民也豐衣足食起來!
為了感恩林半仙,他們便在泉水的上方建了一所「清水祠」,尤其那泉水,無論怎麼亢旱也不會幹竭,總是不多不少,保持一定的水流,取之不盡,成為該村唯一的水源。
目前,此湧泉處在清水寺龍邊約一百公尺處,現為海軍陸戰隊的師部,是軍方禁區,有衛兵崗哨看守。
石獅顯靈吃豆子
林半仙來到新園鄉五房村,結識了一位張姓好友。
有天..張姓友人談起萬丹埔有一塊活穴,如葬得活穴,保證代代富貴榮華,享用不盡。
張姓友人就禮聘林半仙來到萬丹埔,在眾星拱月、九曲來水之地,葬下他的祖先骸骨。
穴坐寅向申,幹方先天水過堂,坤方聚水,坤方有一深潭,深潭成半月形,青龍眾星聚會,白虎有一圓形小山丘為官印,明堂舒暢廣闊,可容千軍萬馬奔騰,真是不可多得的上乘龍穴。
林半仙正在正穴之位施法,手掐『鎖地指』鎖住地靈之氣。
墓前安置兩隻小石獅子,又為石獅開光點眼,石獅遂成為活獅,此石獅每天早晚會跑出去討食,吃五穀來供養靈穴之靈骨,張家子孫後代財源旺盛。
但此兩隻石獅在萬丹附近農田大肆蹧踏,農民不堪損失,又察不出是何物所吃頗為困擾。
有天傍晚...
在青龍邊的石獅又出來討食,把附近農田之黃豆全部吃光。
農民看見黃豆損害,原以為是被牛羊所吃,乃全面追捕,忽然見到豆田裡有動物在蠕動,時已黃昏,視線較差,農民很生氣地拿起鋤頭用力一鋤,只見一隻小動物往前直跑,鮮血直流,農夫循著血跡追尋,來到張家祖墳,一看,青龍邊那隻獅子左耳缺失,滿地鮮血,左耳還在冒鮮血。
農民大罵,原來是你這隻石獅偷吃了我的黃豆,憤怒的農夫,本要一鋤打下那石獅洩氣,那知林半仙在此佈下『出煞符』,鋤頭高舉,瞬間頭昏腦脹,手痠腿麻,暈倒在地,一會兒甦醒後,大呼倒黴而黯然離去。
隔了數天,農夫向張家投訴,一時轟動整個萬丹新園鄉。
主家自知理虧,賠錢了事,再請林半仙將兩隻右獅鎖住,不要再出來活動。
墳墓在民國六十九年曾經整修、墓碑重換,但墓桌、石獅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