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對於商稅的問題,長安女學堂的學生可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透過學習她們知道當朝廷拿到商稅,如果朝廷足夠有迫力,去除貪汙,或者知道替納稅人著想的話。
他們商人將可以透過商稅的進行獲得極大的利益。這些利益在以前是完全無法想象的。
人們能夠想像商人甚至能夠透過稅手,操控朝廷的運作嗎?有交錢就能夠有話語權,對他們來說,太過不能想像。
但是眼光夠長遠的商人,卻真的能看到這樣的未來。
而眼光夠長遠的商人,就算現在不是重大的商人,未來也將是重要的商人,能夠由商從政,並且掌握朝廷跟商業之間的流動關係。比起眼前的真金白銀,更具有利益。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只要繳商稅,就能獲得足夠的保護,就不用透過不穩固的私人關係來獲得一點保障。
在平時,這樣的關係,能替他們帶來利益,但是在關鍵時刻,也是朝廷要他們開宰的時候,或者他們依附官員倒臺的時候,他們只有死路一條。
在未來,他們的地位,將變得更為超然。
朝廷官員沒有辦法從他們身上拿錢,並且收入提高的情況之下,廉政將成為可能。
當然,朝廷的權力很大,真正的廉政是不可能的。
但是朝廷的權利分給更多的人,就有可能讓廉政出現。
至少,對他們這些大商人,他們已經不能伸手了。
他們知道,只要他們這些大商人認同,朝廷的商稅,將能夠達成目標。
但是未來的變化,卻是不確定的,就看他們願不願意賭了。
雖然長安女學堂的學生替他們家族帶來了非常多的利益,但是這些長安女學堂的學生,在第一年的時候大部分不是嫡女,到了第二年的時候,雖然有了比較多嫡女參加,但是女孩子講話總是沒有男孩子來的有效,就算女孩子在這幾年幫他們做到了非常多的大生意,但是由於家裡有嫡子存在很多家族,對於嫡女的話就不是那麼的重視。
在這個時代,富貴人家所生的孩子往往是成打的,因為他們可以娶非常多的妻子。
而且大兒子能夠享受到家裡所有的家産,而其他的孩子只能夠得到一些零零碎碎的財富,出了家裡就變成不是那麼的重要了。
當然,如果家裡形成了一個大家族,即使不是嫡子,只要是有貢獻的庶子,都能夠獲得家庭的地位。
因為在這個時候,家族必須要有非常多的人才來提供家族興旺的本能,而其他的人會被養在家裡,幫忙繼續生下一代下一代的人才,不見得是嫡子家族能夠産生,靠本事過日子的庶子往往更能培養出人頭的人才。
不管怎麼樣,家裡花了這麼多的錢,把女孩子送到長安女學堂就是要獲得更好的訊息,商稅的事很快的傳播出去。
讓他們提早有智慧思考,而不是本能的作出反抗的反應,要知道反抗朝廷的政策,對他們來說真的是一種本能,所以長安才會鬧的這麼轟轟烈烈的。
這時候地方的封國似乎看到機會,想要跟這些大商人聯系,獲得他們的支援,要知道掌握更多的財富他們造反就更有把握。
錢汝君知道這個時候考驗的就是這些人的眼光。但是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個眼光。所以商稅之路其實是一條血腥之路。
所以錢汝君送去幫忙的幾個學堂島學生,真的是任重而道遠,他們想要跟朝廷說的概念,朝廷都不見得懂,即使皇帝天縱英才,其實皇帝也不是個天才。歷史皇帝是個天才,受到時代的限制,他也不見得能夠理解。
後世的人之所以能夠懂得比較多經濟的道理,是因為他們就生存在其中,即使他們懂得經濟道理,有些對,有些錯,其實他們也不能夠明辨是非,只是大概的道理他們多多少少會知道,而沒有接觸到的人,甚至會對這些道理感到排斥,因為這些道理其實是跟倫理道德一點都沒有關系,那是一條血腥的道理。
偏偏在這個時代,人們並沒有體會過新經濟的道理,而且這個時代對他們來說想要控管一個社會單純用法律是沒有辦法進行的,所以他們只好用更多的倫理道德來制約人民百姓。
所以在這個時代,雖然人們的生活不見得非常有倫理道德,但是不符合倫理道德的概念,他們會偷偷的做,而不是光明正大的做,而對後世來說是屬於犯法行為的。屬於人類本能的事情,但是他們反而做的非常光明正大。
因為在這個時代,人們重視的不是人權,而且女生基本上也不屬於人,而是屬於財産的一部分,所以他們在使用女生的時候,等於是在使用一個財産,所以就沒有什麼會就感,即使你生了一個女兒,你也不會像後代一樣把女兒寵到天。
只有少數人,或許是因為女人比較少,因此就會比較寵,在嫁女兒的時候,甚至不願意女兒出嫁,總是直接招贅進來。
因為他們很明白,女兒出嫁基本上就是受苦,還不如待在身邊,好好的寵愛。入贅進來的丈夫也不敢欺負女兒。
長安女學場所宣傳的知識其實有很多,並不受商人家庭的歡迎。
因為長安女學堂很明顯的是一個以女權發展為核心,認為女人可以有跟男人一樣作為的一個地方等於是大漢世界的攪屎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