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弘曆則在接下來,告辭離開了。
但他剛離開,就被康熙傳了去。
康熙見他不為別的,而是讓他看幾本關於彈劾弘春的奏摺。
這讓弘曆不得不承認,大清的宮廷也是個篩子。
弘春被圈禁沒多久,外面的一些官員就開始迫不及待地開始彈劾弘春一些惡行來。
當然,弘春作為老十四的長子,天然就是一些參與奪嫡的宗室貴胄的政敵。
所以,外面的一些官員聽到的風聲,無疑也是弘春的政敵主動對外透露的。
且這些官員彈劾弘春,自然也是他的政敵指使的。
“你覺得該怎麼處置你這位堂兄?”
在弘曆看了這些彈劾弘春的奏摺後,康熙就問起弘曆來。
弘曆知道,康熙這是有意考察自己對叔伯兄弟的處置態度。
而從康熙提到弘春的方式,以及想到,之前批評弘春的方式,還有對舊太子胤礽、老十三胤祥以及大阿哥胤褆等的處置。
弘曆知道,康熙這人雖然權力掌控欲極重,極度害怕自己被架空被篡權,但也的確狠不下心做出殺子斬孫的事。
康熙在這一點和朱元璋比較像。
子孫做的事再過分,也狠不下心來處死,圈禁降諭申飭就是最重的了。
“孫兒覺得,無論如何,弘曆都不該對弘春哥哥妄議處置。”
“但汗瑪法既然相問,孫兒又不得不答,以孫兒愚見,弘春哥哥有此過失,或許與十四叔這幾年帶兵在外,對他疏於管教有關。”
“再加上,他身邊的哈哈珠子們估計著也沒做好一個奴才該有的本分,有意挑唆弘春哥哥,把他給帶壞了。”
“所以,弘春哥哥才像現在這樣,與其處置他本人,不如重懲他身邊的哈哈珠子。”
“弘春哥哥在被關一段時間,反省後,就讓他出來吧,汗瑪法!孫兒相信,到時候,十四叔肯定會好好管教他的。”
弘曆也就在這時,提議只對弘春身邊的哈哈珠子予以重懲,對弘春輕拿輕放,而讓康熙知道,自己是眷念天家親情的,將來真要做了皇帝,不會對宗親太狠。
雖然,這種方式,對於弘春身邊的哈哈珠子,也就是貼身奴才而言,有些冤枉。
畢竟他們只是奴才,哪裡真能約束得了主子?
但他們也不算完全冤枉。
因為跟在弘春身邊的這些哈哈珠子,就算本性不壞,那也享受到了作為弘春身邊人所帶來的特權。
更別提,若是本性壞的,會狐假虎威狗仗人勢,做的那些缺德事了。
所以,他們被牽累,也不算太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