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弘曆在跟著康熙回紫禁城後,康熙突然降諭撤掉了他和弘皙的差事,把賑饑的事,只交給順天府繼續維持。
接著,康熙在弘皙、弘曆一起向他遞牌子求見,以交卸差事時,讓梁九功宣讀了一道新諭旨。
“上諭!”
弘皙和弘曆忙跪了下來。
“朕本不欲封皇孫,良恐幼年驟貴,進而驕縱恣意。”
“然皇孫弘皙、弘曆,此次賑饑,活民數萬,令京師大安,功績實在不可沒!又值朕御極六十年,理當廣降慈恩於兒孫。”
“故封弘皙、弘曆為固山貝子,皇孫弘皙入鑲紅旗,皇孫弘曆入鑲藍旗,各給滿洲佐領一、蒙古佐領一、漢軍佐領一,欽此!”
在梁九功唸完旨意後,弘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所聽到的內容。
因為康熙的這道旨意很出乎他的意料。
畢竟就在昨晚,康熙還在猜忌他跟舊太子黨走的太近,結果,今日,康熙就突然把他和弘皙都封為貝子。
雖說,皇孫中也早有享貝子待遇的,比如胤祹的兒子。
但他也還是沒想過,自己會因為這次賑饑就成為貝子。
不過,弘曆很快也想明白了原因。
在他看來,這應該是他在昨晚的表現,讓康熙滿意,使得康熙知道,他和他背後的四房沒有站在太子一黨,所以才會繼續把水攪渾。
弘曆見弘皙已經高興的嘴唇半張。
而他自己也同樣感到欣喜。
但對於弘曆而言,最值得欣喜的是,倒也不是成為貝子。
因為,他知道他的終點不會只是一個貝子。
而讓他最欣喜的是,他會有自己的佐領。
這意味著,他也要成為鑲藍旗的一個小旗主。
康熙趁著他和弘皙在賑饑過程中表現卓越的機會,再次分下五旗各旗主的權。
這種手段,康熙似乎還沒玩夠。
但也沒人敢反對。
因為弘曆和弘皙這次賑饑,不僅僅是在漢人中得到了名望,也在許多旗人中得到了人望。
所以,康熙要給他們佐領,底下的普通旗人只會巴不得如此,畢竟跟著有能力有前途的主子,總比跟著只知道尋歡作樂的主子強。
“汗瑪法,孫兒年少,這次能賑饑立功,全憑大哥哥扶持,並無多少才學,實在不敢領此顯爵,還分佐領,只怕也難以服眾,故實在不敢跟大哥哥同領此封,請汗瑪法收回成命。”
但弘曆還是謙遜推辭了一下,沒打算把自己的權力野心表現的太明顯。
有時候,該做樣子的還是要做的。
弘皙在聽弘曆這麼說,就朝弘曆投來滿意之色,隨即也剋制住內心的極大歡喜:“汗瑪法,孫兒也不過是立此微功,許多叔叔尚未領封,如今孫兒便領此顯封,也的確說不過去,孫兒也請汗瑪法收回成命。”
“諭旨豈有回撤之理。”
“再說,諸王、貝勒、貝子等,以及爾等一些叔叔,只知日耽宴樂、不事文學、不善騎射,即便做事也毛躁敷衍,不及你們,但因朕天性不嗜刑威,故不加窮究,這已是此輩之幸,他們怎好不服朕封有功子孫?”
“朕今日封你們,也正是為激勵他們,只要勠心為國,立下功績,朕便不分長幼,優先貴其身份!所以,不準推辭!”
康熙這時沉著氣,說了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