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是上面老爺們,怕萬歲爺知道我們旗人的實數,不肯上報實情。”
在哭聲過去後,弘曆就聽見外面街道門鋪邊,有城內的旗人百姓在閒聊,從而,說起了為何出現這些哭聲。
弘曆對此也不覺奇怪。
因為,他這些日子在康熙身邊查閱許多機密奏摺後,也清楚,如今的普通旗人日子的確不好過。
由於旗人不能種田,不能經商,再加上,戰爭規模的減少與旗人群體的增加,使得可以領差拿餉的機會也就變得更少。
所以,許多旗人家庭的收入已大不如以前。
而且,入關後,旗人也學會了講排場,也好各類玩樂。
因而,即便祖上有些積蓄的,一二代之後就也敗了下來。
有很多旗人,甚至城裡都住不起了,而不顧朝廷禁令去了城外住,甚至主動去當佃農。
要不然,歷史上雍正也不至於在登基後,開放禁令,讓旗人種田,本質上就是,當時的底層旗人有被放開禁令才能生存的迫切需求。
而如此一來,眼下,有窮困潦倒的底層旗人在寒冬凍餓而死,也在所難免。
可以說,康熙在進行祭拜朱元璋的孝陵、開博學鴻儒科等一系列政治措施後,雖然讓滿漢民族矛盾緩和了,但階級矛盾卻因為食利階層的急劇膨脹而加劇了。
“聽說這次奉旨賑饑的欽差是嫡長孫弘皙和雍王府的四阿哥弘曆,那四阿哥才十來歲,能賑濟的好嗎?”
“這個年歲,能讓自己有一頓飽飯就不錯了,也就歷練一下而已,萬歲爺想必也沒指望他真能救活多少流民。”
“也對,反正這些流民餓死多少,也沒什麼要緊。”
“話是這麼說,但上天有好生之德,如果真能多救活一些人,也是好事,指不定明年上天因此也讓我大清風調雨順一些,糧價這樣就能低一些,我們這些底下旗人的日子也能跟著好過一點。”
“是啊,希望這兩位主子能讓這個冬天少死點人吧。”
……
也因為有人發喪的緣故,再加上兵馬司的人由於雪大天冷沒怎麼出門巡邏,這些旗人倒沒談鳥說戲,而是說起眼下的國事來。
弘曆也聽見了這些話。
對此,他只是笑了笑。
隨後,他就看見有一對用黃紙裹就的燈籠,正在從鉛幕裡出現。
燈籠上寫著“雍親王府”四個字。
弘曆也就忙讓馬車停了下來,且自己也下了馬車。
嘎吱嘎吱。
不一會兒,弘曆就見雍正身邊的蘇培盛,帶著人走了過來。
“給四阿哥請安。”
“起吧,可是我阿瑪在這裡?”
弘曆說後就問起蘇培盛。
蘇培盛彎著腰點首:“正是,四爺專門在這裡等著見爺呢。”
弘曆因而就讓順天府的人先回府衙等他,而他則在蘇培盛的陪同下,來了雍正這裡。
弘曆來到雍正這裡後,就見雍正披著大氅,正坐在車裡的爐火旁,給懷裡的一條小白狗梳理毛髮:“給阿瑪請安!”
雍正抬頭,看向了弘曆,朝弘曆招了招手,讓他坐在了自己身邊來。
接著,雍正就在弘曆坐在自己身邊後,拍了拍他肩上的積雪,又摸了摸弘曆的手,隨後就把自己懷裡的小狗丟給了弘曆:“給你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