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指望他們協助防守。
那也是得先撐過一段時間,形勢大好,或者萬般無奈的時候才會做的事情。
徐榮在陽平關外紮下營寨後,接連幾日派遣麾下楊奉與徐晃搦戰,可是吳懿謹遵賈詡安排,只是下令麾下士卒嚴守關城,對於城外的挑戰理也不理。
時間轉眼來到第三日。
這天一大早,吳懿便收到了來自褒中轉述的褒斜道戰報,魏延親自書寫的詳表則暫時還未送到。
“魏延,這次怎麼如此莽撞?”
吳懿手中拿著戰報,將它遞給石韜。
石韜已經看過一遍,再次接回來便搖了搖頭。
“文長表面狂傲,實則心思縝密。”
“今次突然兵行險招,定是出了什麼狀況,叫他來不及傳遞出來吧。”
石韜也只能如此猜測。
吳懿捏了捏下巴,抬起頭,看向石韜。
他的臉上滿是慎重。
“經此一戰,魏延那裡還有近五千兵馬,如果只是嚴守營寨的話,自然可保無虞。”
“怕就怕呂布看出破綻,再次帶上騎兵繞過營寨,徑直奔襲褒中。”
石韜聽完沉思了片刻,眼睛突然亮了一下,又搖搖頭,明顯不認同吳懿的看法。
“你說起此事,我倒是有些明白文長的目的了。”
吳懿眉頭一皺,靜等石韜的講解。
“文長帶去守禦褒斜道的全是步卒,而對面呂布麾下卻有三千多西涼鐵騎,如果文長只需守住褒斜道南出口,那倒沒什麼需要擔心的。”
“可是很明顯,文長想做的更多,或者說,他是想要畢其功於一役,儘快逼退呂布,好將手中的兵力援救我們或者於文則。”
吳懿按著石韜的說法想了一下,片刻後也點了點頭。
確實,如果魏延的設計能夠成功,要麼全殲呂布這支西涼軍的騎兵,要麼直接轟殺了呂布。
這兩個結果無論出現哪一個,都等同於將這支西涼軍廢去了一半的戰力,再防禦起來,自然也就輕鬆。
可是天公不作美,偏偏出現了第三種結果。
呂布沒死,這支西涼軍的騎兵也只被轟殺了三分之一。
這就很讓人難受了。
“但是,剛才你說起呂布可能再次帶上騎兵,繞過文長的營寨,關於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