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帶領三萬大軍,經過一連數日的艱難跋涉,終於趕到了西溪水一旁的沮縣。
三萬大軍兵臨城下,沮縣縣長不戰而降。
徐榮便命令大軍,在沮縣城外紮下營寨,他則是帶了一眾將校和三千精銳入城。
“李蒙,我撥給你三千兵馬,你趕往武興護衛糧草,絕不可有失!”
帶著一眾將校剛剛在議事廳坐穩,徐榮就對李蒙吩咐了起來。
“諾!”
上次李蒙帶了一部兵馬在山間設伏,剛剛就要殺敗袁術的前鋒張勳等人,卻被袁術率領大軍來到,又給殺退了幾十裡。
這讓李蒙一直在徐榮面前抬不起頭。
現在徐榮命他去看護糧草,明顯是將他打發開去,可是前次之敗無從辯駁,眼下李蒙更加不敢多言,只能應諾領命。
李蒙出了議事廳後,便去點起了三千兵馬,從沮縣南門出城,徑直向西趕往武興。
這武興,是徐榮率軍在武都過境時,從抓來隨軍的青壯口中得知的。
因為距離沮縣的距離遠近適中,地形又是難得的平坦,利於糧草輸送,因此就被徐榮選做了囤積糧草的地方。
徐榮等李蒙走後,又對麾下的幾名將校各自做了安排。
全軍休整一夜,第二天再繼續進軍陽平關。
當夜無話。
第二日,徐榮帶著兩萬五千大軍一路向著東南行進。
一直走了兩個時辰,才看到前方山谷的盡頭,隱隱約約,現出了一座狀若猛獸據守的雄關。
斥候來報,在關城之上,此時早已旌旗招展,人頭攢動。
益州一方顯然是已經做好了萬全的防禦準備。
“陽平關!”
徐榮心中暗暗說出了這三個字,當即下令全軍就地紮營,讓士卒們全力協助隨軍工匠,開始打造攻城器械。
徐榮帶來了兩萬五千兵馬,因為山道狹窄,大隊兵馬施展不開,紮下的營寨更是漫山遍野,延綿出了數里,遠遠望去如同一條橫亙山野的黑龍,攝人心魄。
而在陽平關裡面。
石韜等人終於收到了賈詡的回覆,同意他們的安排,但是這等奇謀,賈詡的意思是隻能引以為輔,萬不可將之當作退敵主謀。
石韜等人自然心領神會。
卻說如今的陽平關上,先有原本的五千守關士卒,後來魏延又派來了一千新軍支援,正式的兵馬也只有這六千人。
除此之外,便是石韜帶來的一萬青壯了。
不過,青壯畢竟只能用來助戰,等攻守戰鬥一打響,慘烈的廝殺一起,他們能不能老實待在城下都讓人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