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當時,呂布剛剛從丁原的大帳回返。
他帶著一身的酒氣,才在大帳內坐定,就聽聞營外有自稱故舊的人求見,雖然頗為疑惑,但是帶著些醉意,還是讓親兵去了營外將人帶來。
被親兵引領著,李肅來到呂布面前之後,呂布卻是立即便將他認了出來。
“奉先!”
“李肅,竟然是你?!”
兩人相見之後,郎笑了一會兒,說起各自分別後的經歷,自然是一番敘舊,直到李肅說起自己如今乃是在雒陽城內任職,暗示呂布說些私密之事,需要他將一眾人等全部揮退,呂布也不多想,當即應允。
等只剩了兩人之後,李肅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的與呂布一番計較,卻是一直詳談到了深夜。
第二日。
呂布與丁原再次率軍趕赴城下搦戰,雒陽東門也是大開,董卓親自率軍前來應戰。
就在兩方一觸即發之際,出乎所有人預料。
呂布卻是從丁原的身後動手,用方天畫戟斬下丁原的頭顱,口中高呼:丁原不尊皇命,有負聖恩,我已撥亂反正云云。
緊隨其後,丁原軍的後陣也有大隊兵馬出現,卻是徐榮率軍埋伏多時了。
趁著丁原的部眾們驚慌,呂布率領自己的本部當先投靠董卓,其他人見此,也只能一同投了董卓。
之後。
董卓對於呂布的武勇極為看重,先是授騎都尉,將他收為義子,另外賜予他美女若干,良駒赤兔馬等,號為“飛將”。
而遭逢這次的變故,董卓的權力慾更加膨脹,將自己進為太尉,終成三公之一。
在雒陽城內的朝堂內,董卓更是大肆排除異己。
但有敢於直面反駁於他的人,基本都被他斬殺殆盡,雒陽朝堂也很快變成了董卓的一言堂,後來更是“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權傾朝野,無人敢言。
......
卻說白水關一戰之後,過不幾日,劉茂才總算收到了來自雒陽的詔命。
首先,正式同意了劉焉關於表他為漢中太守的請求,任命劉茂為漢中太守,並討夷中郎將,之外加封龍亭侯。
對此劉茂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既然除了正名之外並沒有升官,也沒有授予他本人更大的統兵許可權,至於封不封候,除了聲望略有增加,對他的實力來說幾乎沒什麼增減,他自然不關心。
讓他開心的,是對他麾下幾人的封賞。
封嚴顏為犍為太守,並裨將軍,即刻上任,去接手任歧死後的空缺;封黃忠為廣漢校尉,號“雄獅校尉”,接手賈龍死後的空缺,掌管廣漢郡的大小軍事,率兵屯駐綿竹;封魏延為校尉,號“猛虎校尉”,仍然返回漢中劉茂帳下聽任。
對於雒陽傳來的詔書,劉茂看完便讓人收了起來。
這一連串的封賞,都是由小皇帝親自下詔,然後經過尚書複議的。
自然毫無爭議。
明面上,這道詔書把嚴顏和黃忠調往了別處,甚至把嚴顏升為犍為太守並裨將軍,與劉茂官階同級,意思昭然若揭,便是要將劉茂麾下的班子給拆了,讓嚴顏和黃忠自立門戶,避免與劉茂成為一丘之貉,動亂益州才是最好。
只是這樣的挑動,在劉茂看來,卻是有些過於想當然了。
以嚴顏與黃忠如今的年齡,他們的心性早已磨礪成型,又豈是那樣的人?
現在順理成章之下,由他們兩人分別掌控犍為郡和廣漢郡兵馬,自己另外派遣聽風入駐兩郡,對於兩郡進行暗地裡的滲透。
他就不信,有賈詡與郭嘉等人為自己謀劃,又有聽風在暗中協助,自己一番操作之下,這兩郡之地,甚至於益州,還能逃脫出自己的手心了。
“社會很單純,複雜滴是人吶~”
劉茂欣喜之餘,不僅對這詔命中的心計嗤之以鼻。
可以說,這次派兵北上,劉茂不僅收穫了勤王的名聲,又拿到了益州境內另外兩郡的軍權,可謂是收穫頗豐。
收到詔命之後,白水關上全軍振奮,都為連番之勝慶賀不已。
劉茂見此自然開心,一連三日夜,犒賞全軍,很是讓白水關的漢中軍安歇了三日,之後便趁熱打鐵勸降俘虜,遣散老弱,整頓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