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受教了!”
石韜這下心服口服,深深地對著劉茂拜了一禮。
他差點就忘了。
自己的好友徐庶自幼到大,所期望的就是能遇到主公這樣的明君,要是早就有主公建立眾多書院……
劉茂擺擺手,這些都是幾千年的歷史總結出來的經驗,他只是隨手拿來而已,沒什麼值得驕傲的。
石韜也不再多想。
之前劉茂將這次建立書院的事情一併交給他,他雖然沒有打折扣,卻還是覺得有些浪費錢財,此時被劉茂這樣一番解釋,對於書院的籌建卻是變得大有幹勁。
劉茂這時轉向賈詡。
“文和,漢中九縣的吏員冗餘之事,處理的如何了?”
賈詡見他問到此事,答道:“主公問起來,文和也正要向主公提及此事。”
他從袖中抽出一卷巾帛,緩緩開啟。
“此番聽風暗查所得,漢中九縣之中,屍餐素位之人十之三四,有額無實者十之二三,魚肉百姓者十之四五,盡職為民者僅僅十不足一。”
劉茂一聽,並沒感到有多驚訝。
前益州刺史郄儉,空頂著一個“儉”字,卻是買來的益州刺史。
在他的橫徵暴斂之下,原本可以避過黃巾之亂的益州也被逼得百姓爆亂,馬相等人自稱黃巾,攻破城池斬殺了他,也是死有餘辜。
在這等刺史之下,益州下面的官吏又能好到哪裡去?
好在去年劉焉來了益州之後,一邊整頓吏治一邊樹立威行,倒是真的讓益州的官場風氣為之一清。
唯獨漢中蘇固不尊益州之命,繼續我行我素。
這也就造成了漢中九縣中,仍然有大量的貪官汙吏大行其道,漢中附近才有了黃巾餘孽與板盾蠻要起事了。
“也就是說,我漢中可用之人竟然欠缺十之八九?”
“若主公想要的皆是盡心為民之人,確實如此。”賈詡無奈地點點頭。
正所謂人無完人。
每個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私心,在郡縣為官的人也不例外。只不過漢中郡裡的官員,貪贓枉法的比例奇高而已。
“那文和,你前段日子考核的那些應榜之人,可有成效?”
說起招賢榜招攬來的那些人,賈詡的臉色才稍稍好看了一些。
“回主公,招賢榜倒還算的上大有成效,共得到可為縣官者三人,可為吏員者十七人。”
“只有這麼多?”劉茂卻還是嫌少。
“主公,已經不少了,畢竟這次的招賢榜真正取得成效的只有南鄭與陽平關,其他各縣雖然也都按照指令張貼了招賢榜,卻僅僅兩三日便不見了蹤影,自然無甚效果。”
“哦,竟有此事?”
劉茂這才知道其他各縣的招賢榜,竟然都是隻貼出去了兩三天就被人給揭去。
“我等初來漢中,已然損害了某些人的利益,有人不服氣也是人之常情,只是揭去我們的招賢榜還算不上什麼。”賈詡勸了勸。
“哼!”劉茂眼光一寒,賈詡說的這幾句話,又讓他想起了街頭刺殺之事。
眼下賈詡和石韜分坐左右,劉茂不好衝他們發洩,眼中的恨意也是一閃即逝。
“那對於這些人的安排,文和可有定計了?”
賈詡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