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鄭城內自從那日突如其來的刺殺之後,先是趙家被夷為平地,又對全城戒嚴,實行宵禁,很是緊張了一段時間。
不過在聽風大舉進駐,並且仔細地探查了一遍之後,終於基本排除了風險。
劉茂這才傳令解除宵禁,讓南鄭的緊張氣氛慢慢降了下來。
雖然有一連幾日的宵禁,劉茂卻並未對事外的城內世家與百姓大動干戈,很是讓他們敬服。
也是透過這件事,他們對劉茂這個新任漢中太守,也就半推半就之下認可了下來。
而在原本陳府的基礎上,一處佔地約有七八畝的書院,也在這期間大張旗鼓地開始了建設。
就在這書院建造的同時,劉茂的招賢榜再次張貼了出來。
與前次不同的是,這一次招賢榜的募賢物件變了。
只要是識文斷字知禮儀,都可以前來應榜,但是這次的考核標準不再是智謀與武藝,而是品性與辦事能力。
已經見識到上次招賢榜的威名,這次招賢榜一張貼出來,立馬便是應者雲集,卻唯獨名額有限,很快便招滿了。
這次劉茂一共招了九十九人。
擇其中最有盛名的九人,分別委任為成固、西城、褒中、沔陽、安陽、鍚縣、上庸以及房陵八縣縣城書院的院長,剩餘一人為南鄭城的漢中書院副院長。
院長是李潛。
其他九十人,每縣分得十人,充入各個書院中為蒙學師長。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並不單單是南鄭城內正在建設書院,就連其他八縣也在建設或者修葺書院,準備重新投入使用。
至於準備招募的學子,劉茂也有打算。
首先,世家子弟肯定是不屑於進入這等公辦書院的,劉茂對此心知肚明。
但他仍然執意要在漢中郡大力籌辦書院,便是將目光轉向工商農兵戶的子弟。
雖然很多商家都能夠請的起先生,到自傢俬塾教授子弟,但是如果能夠在正規的書院中同外人多多接觸一下,對他們的子弟也是很有好處的,他們還是會有人願意讓一些不太重要的子弟,庶子之流去公辦書院中讀書。
至於其他寒門子弟。
這樣的機會自然是他們可望而不可求的,只是出於經濟上的困難,可能願意來的人並不會太多。
對此,劉茂已經發下了豪言壯語。
只要是適齡子弟願意送往書院讀書的,將由郡縣負責日間的一餐。
並且他們來學習識文斷字不需繳納銀錢,免費!
所以當劉茂的書院還在建設中時,整個漢中郡猶如地震了一般。
有世家大族一同前來勸諫,也被劉茂拒絕。
因為他已經明白過來,對某些人,自己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態度表現出來。
自此,只要是生活在漢中九座縣城裡的貧苦百姓,每日都在翹首以待,就盼著所在城中的書院能夠早一日建成投入使用。
他們在縣城內過活本就不易,家中能少一張嘴吃飯,也是減去了一大負擔,自然都很願意。
南鄭城,太守府政事大堂。
“主公,此番書院建設以及延請先生,一共花去了三百萬錢,後續...”
石韜翻看了一遍案几上的書帛,緊皺著眉頭對劉茂說了起來。
坐在主位的劉茂嘿嘿一笑,直接出言道:“廣元一向見事知裡,怎麼這次卻被區區百萬錢給矇蔽了眼睛?”
石韜一臉的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