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你們兩個,”譚麗娘站在她們身後看了一會兒,將快要溢位眼圈的淚用手帕擦掉,上前拉起兩個女兒的手,“呦呦還沒好全,快帶她進屋。太陽上來了,天要熱了。”
“嗯嗯,這就進屋。”陶陶抬起手臂,連手帕都不用,直接用袖子抹一把臉,拉著呦呦往房裡走,一邊走一邊問她感覺怎麼樣了,大夫怎麼說,開了什麼藥,中午想吃什麼……
譚麗娘站在原地看她們倆進了屋,這才轉過身看先大門口。那裡站著花易巖,一臉地“麗娘你聽我說”。譚麗娘輕輕露出一個笑,“今天多謝花大哥幫忙了。”說著屈膝對花易巖行了一禮,客氣而疏離。行完禮也不管大門,直接轉身回了正房。
花易巖在門口站了半晌,牽上馬車回家了。
呦呦是一直過了七八天後才察覺出不對勁的。
之前她一直沉浸在陶陶無比細緻的關愛和懷瑾依賴的目光還有懷宇無底線的遷就的美好之中,只顧著多吃多喝快長肉,同時還要和譚麗娘躲貓貓逃離苦兮兮的湯藥,因此沒有注意到花譚兩家之間的反常。
直到七月初七七夕節那天,氣溫終於降了一點,從早上就開始涼風習習,中午的時候天就陰下來了,中午睡了一覺起來的呦呦對著天空感嘆一句:“老天都要為牛郎織女哭泣了。”
才感嘆完,就想起來她身邊還有一對現實的牛郎織女呢,這對牛郎織女可比天上的方便多了,不用一年苦等這一天也能隨時見面,當然,如果把兩家中間的牆壁打掉就好了,這樣就不用回回走大門了……
等等!好像,最近大門也沒走?不止沒走大門,似乎連人影都不見了?甚至都沒來關心下自己是否病好了。呦呦苦思了一陣這是為什麼,覺得的確不是自己的錯覺,自從她生病開始,就不曾見過花易巖的身影了。他不可能不知道這是獻殷勤的好時機,怎麼沒把握機會?還是說,她錯過了什麼?
呦呦看了一眼炕梢的譚麗娘,湊到陶陶身邊嘀咕了一會兒,陶陶聽完抬頭驚訝地看她,呦呦對她肯定地點頭,陶陶忍不住深思起來。過了一會兒又對呦呦耳語了一陣,呦呦點頭,然後穿鞋出去了。
一直在炕梢給棉衣絮棉絮的譚麗娘看著小姐妹倆這一串兒的小動作,雖然有些莫名其妙,但還是覺得很欣慰,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相親相愛手足情深呢?
呦呦從屋裡出來後,直接朝著西邊的牆壁走去,站在牆根兒底下學了幾聲鳥叫,又學了幾聲貓叫,就等著牆那頭的回應。但是,直到呦呦仰頭仰得脖子都酸了,也沒有等到任何回應。
不多時,懷宇和懷瑾回來了,雖然兩人早上上學時各帶了一把傘,但還是被從頭到腳淋溼了。譚麗娘立刻扔下手裡的活計,去熬薑湯給兄弟倆喝,陶陶也去廚房燒水給兄弟兩人洗澡換乾淨衣服。
呦呦站在門口向外看,天空就想撕裂了一道口子一樣嘩啦啦地,雨水又大又急,落在地上濺起的水珠形成了一片水霧,她甚至能感覺到這些四濺的水汽撲在鞋面上的潮溼。
陶陶燒了水端出來的時候就看到呦呦在堂屋門口站著,等把水送到西屋門口由譚麗娘接進去後她離開的時候呦呦還站在堂屋門口,她忍不住走過去站在身側看一眼呦呦,又看一眼門外,除了天地雨水,似乎什麼都沒有。
“你看什麼呢?”陶陶拍了她手臂一下,“不冷嗎?裙子都溼了。”
呦呦這才注意到,潮溼的不是她的鞋面,而是裙子。她微微向後退了一步,繼續看向門外的雨,不說話。
陶陶知道呦呦一直致力於把她們娘和隔壁花叔叔湊做堆,但是現在似乎兩個人並沒有這個意思,不如就這麼算了吧。
陶陶把自己的想法跟呦呦說了,呦呦點點頭,沒有反對。過了一會兒,呦呦突然問了陶陶一個問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姑外祖母,今年有六十多了吧。”
陶陶不明白呦呦問這個做什麼,不過還是認真回想了一下,回答呦呦,“六十五了,我記著做六十大壽的時候懷瑾還沒出生,娘大著肚子去的。”
呦呦點頭,轉回頭繼續看向門外的,雨已經漸漸變小,但是並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呦呦看了一會兒,突然說:“等娘老了,可比不過姑外祖母了。”語氣中盡是遺憾和心疼。
陶陶被她的話說得一愣,這是什麼意思?是怕家裡條件不好讓娘沒法享福嗎?
“你放心,你哥哥肯定能考上秀才,考上秀才就能考舉人,等中了進士做了官,肯定會讓娘享福的。”陶陶安慰著呦呦,“到時候你也是官家妹子呢,讓你哥在同窗中找一個人材雙全的人給你做女婿!”為了寬慰呦呦的心,陶陶還少見的打趣她起來。
呦呦被陶陶逗得笑了出來。陶陶看到她笑了就鬆了一口氣,呦呦比自己看起來還像個大人,真是不習慣。陶陶放下心來,就準備轉身離開,卻又被呦呦下一句話絆住了腳。
“我說的不是這個意思。”陶陶似乎聽到她嘆了一口氣。
“再過些年,哥哥弟弟都長大成親了,咱們倆也出嫁了,就剩娘一個人了,多沒意思啊。這不是享福不享福的啊。吃的穿的再好有什麼用。”說到最後,呦呦是真的嘆出氣來了。
“怎麼能說一個人呢?”陶陶不是很理解呦呦的意思,下意識反駁她,“等弟弟們成親了,家裡人就多了,就算咱倆以後出嫁,也可以經常回孃家嘛!再說,還有孩子們呢,到時候兒女繞膝孫兒成群,也挺有意思的啊。”
喜歡花團錦簇請大家收藏:()花團錦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