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工業流水線設計寶典
“工業流水線技術會議”旨在開啟各行業組建自已的整套流水線的經驗。江局長讓汽車和電子工業介紹自已的成功作品本意是讓其他工業行業受到啟發,不過在會上汽車工業和電子工業倒是相互學習起來了。
其他工業行業的代表當然也有發言,比如介紹本行業從國外引進的生産線都有什麼設計得特別棒的地方。其中化工行業的代表分析前些年引進的尿素生産線,就引起了大家的興趣。人類發現尿素這種物質的分子式是19世紀70年代,不過也就是發現而已。1911年合成氨技術誕生,用工廠生産尿素才有可行性。1922年德國建成了第一個生産尿素的工廠,但生産出來的尿素是作為工業原料而不是化肥,因為此時的生産流程成本太高了。化工本就是對生産成本十分看重的工業,其中化肥又尤其如此,因為它的價格”死線”由糧食價格決定,而糧食至從現在的國際市場看是價格很低廉的商品。1922年發明的尿素生産線,首先當然是一套合成氨裝置,氨氣通入反應塔,另一個管子往反應塔裡通入二氧化碳。按照化學反應式,二氧化碳+氨氣,催化反應,生成尿素?一一沒那麼簡單。從合成塔裡出來的物質當中尿素只點0的氨混在裡面。1922年的生産線,從反應塔引出的混合液體分離析出尿素之後,又通到另一套裝置,讓氨反應生成硫酸銨。這就要尿素工廠裡另
設一個硫酸生産廠,或者從別處運輸硫酸過來供應硫酸銨合成所需。
而且德國人還發現尿素合成時的中間産物氨基甲酸銨有強腐蝕性,不鏽鋼都扛不住,幾天就得換一次反應塔。到50年代,奧地利人解決了裝置腐蝕的問題,解決辦法是在氨二氧化碳水的混合液當中加入雙氧水,另外就是更換反應塔的材質。氨的浪費問題則被杜邦公司解決了。混合液析出成品尿素後,將結晶母液重新打回合成塔,半途當然還有個“補氨”的工序,然後進行反應,這就是迴圈法。現在國內陸續建成投産的4套30萬噸合成氨尿素,就是分頭從奧地利和美國進口裝置,在國內組合成聯合尿素生産線。兩套裝置組合在一起也不是中國發明的,國外的尿素廠有現成的圖紙、組裝手
冊、技術文件。
迴圈法聯合尿素生産線之後呢?下一代的尿素生産線是什麼樣?外國的技術研究方向是什麼?杜邦實驗室裡的那群禿頭科學家們會如何改良尿素的生産流程?會?著重提升尿素生産線哪方面的裝置效能?
“1959年到1964年,蘇聯從美國、西歐引進了53個化工廠。化工裝置、生産線整套整套地買。十年前蘇聯從西方買了整套裝置建設化工廠,十年後西方研發了新一代裝置,蘇聯呢?蘇聯再花外彙繼續買。
江局長說這些話的時候,語氣是緩慢的,帶有一點點沉重。畢竟蘇聯曾經是中國的老師。在一五計劃和引進193項重點工程時,中國大量從蘇聯接收援助的或貸款購來的裝置,就有一些細心的工程師和技術員發現了一些”不得了的細節”:整套生産線中會混入一些上面寫著英文或法文標誌
的小裝置小零件。到1961年以後,如果這些技術員還參加了從西方引進的裝置的組裝,就會發現這些零件的確是從美國、法國來的。
吳總工:“江局,現在呢,嗯,蘇聯從我們這兒買晶片生産線了,就今年簽的合同。”“我聽說現在電子類産品在蘇東賣瘋了,是個印鈔機,咱們把生産線賣給蘇聯了,會不會影響我們賺錢?”鋼研院的孫主任問道。吳總工:“從中蘇的關系來說,這是肯定能賣的,畢竟他們對我們也沒什麼技術保留。.…….而且電子産品,尤其是消費品這一塊,就這麼說吧,不是賣個晶片生産線,我們的産品在蘇聯就賣不動了,對
這個我們還是有信心的。
江局長:“發展工業,把工業體系化、不斷提升工業水平,最終我們要奪取工業母機和整套流水線製造這個陣地,到那時候我們出口的會不只是晶片生産線,還會有更多。當然,同時我們的終端製造業産品也會大量出口。中國有7億人呢,我們可以做任何東西,而且可以把任何東西都做得很好。
“工業流水線技術會議,就是希望把整個工業系統裡面,,自己製造的或煮買過來的流水線做觸類旁通,各家有什麼高招,我們都拿出來分析,互相學習。我有一個想法,將來我們做了充分的交流之後,由國家計委或者國務院編纂一本關於工業生産工藝和流水線設計的綜合性通用性的工具書,或許可以叫做《工業流水線設計寶典》吧。
吳總工:“寶典,這不錯,看起來像什麼絕世武林秘籍。”孫主任:“這可比武林秘籍有用多了..江局長:“工具書重在描述原則、原理,也就是生産線設計的時候應該注重哪些方面,什麼樣的生産線是優秀的生産線,應當從哪些方面考慮,應當把一個工廠內的裝置與整個工業體系聯合起來,等
等。如果描述了具體的案例,那也一定是要用來說明原則原理的,而不是給後人拿來照抄的。
輕工業的孔總工:“如果是這樣,我們輕工系統流傳的一個案例或者說段子,就可以放到寶典裡,當做比喻。”“是這樣的。我們現在日化行業自動化程度很高了,比如香皂廠。香皂廠流水線上的香皂,會透過一個機器吐出來,自動掉進包裝紙盒裡,然後用傳送帶送到下一步,紙盒自動碼進大紙箱。”“可這個把香皂裝進包裝盒的機器,它有時候會漏裝,傳送帶上的包裝盒沒裝香皂就過去了,到了下一步,又自動被碼進大紙箱,出廠了。這樣終端零售商,比如商場商店進貨,開啟一看,有幾個是
空盒子,他們就不太滿意,有的還會投訴。
“這個問題當然得解決啦。國營日化廠組織了2個碩士5個大學生組成攻關小組,給傳送帶未端加了個克級的電子秤,電子秤的電訊號引出來連到一個機械臂那兒,當電子秤測出某個紙盒子很輕,裡頭
是空的,機械臂就啟動,把空盒子從傳送帶上面拿下來。這一套系統花了10方元。”
“民營日化廠的老闆到車間裡,拍出50塊錢說道,誰能解決這個問題,這50塊錢就是誰的!‘話剛說完,一個初中畢業的流水線員工出來接了這個任務。”“初中生搬來了一臺電風扇,放在傳送帶末端,對著傳送帶上走的紙盒子使勁吹。”“包裝盒裡沒裝進去香皂的空盒子就被吹飛了,而裝了香皂的紙盒不會被吹飛,問題解決。”孔總工講的這個不知真假的段子逗笑了在場的所有人。江局長:“在14世紀有個叫威廉奧卡姆的修士總結出了一個原理,也叫奧卡姆剃刀原理。‘entities shou1nove.essariy。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在工業流水線設計中,其實很多地方
都要體現這個精神,避繁逐簡、以簡禦繁。
“我們在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如果能用電風扇就能解決,那就不要用機械臂。如果我們的攻關小組先想出了機械臂,那先不要急,再把直線思維換一換,試試看能不能用上電風扇。”
五角大樓。“entities shou1nove.essariy。你們沒聽明白嗎?如無必要,勿增實體。”“fb111專案當然要涵蓋空軍和海軍,涵蓋轟炸機和戰鬥機,未來的美國軍隊只需要這一種戰術飛機。”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到五角大樓噴人,在會議室說話時恰好也引用了奧卡姆剃刀。羅伯特麥克納馬拉,加利福尼亞人,學霸、神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金熊獎學金勳章的獲得者。1946年,麥克納馬拉進入福特公司工作。當時的福特公司高層其實還是由家族管理的,這些各種姓福特的親戚高管總裁把麥克納馬拉叫做”izboy”,測驗男孩,或者一一小鎮做題家。福特家族的二
三代剛開始認為他就是個會做題所以考上了名校的小年輕。
但是,短短14年時間,麥克納馬拉憑借自己展示的所有福特家族成員都不得不拜服的能力,升任福特公司總裁一一這個位置以前一直是由福特家族的自己人擔任的。麥克納馬拉的故事後來還被寫入商業傳記《藍血十傑》。
從福特總裁卸任、擔任國防部長,這四年多時間麥克納馬拉大刀闊斧地變革軍工,規範國防部的採購模式,創立了五年國防計劃(fydp)、總統備忘錄草案(dp)等等制度。雖然做出的決策有不少爭議,但確實遏止了50年代以來美軍裝備費用飛速上漲的勢頭。
麥克納馬拉最大的黑點是對軍事戰略和國際政治的瞭解不夠深刻,認為越南戰爭不過是一場戰爭,捲入就捲入了。他雖然不是白宮最積極叫囂要美國捲入越戰的人,但通常是表示謹慎的同意。
現在麥克納馬拉噴的武器專案,是通用戰術戰鬥機(tfx)驗證專案,初定型號是fb111。最初是美國海車想搞一種艦載戰鬥機截擊機),能用遠端空空導彈攔截成群結隊朝美國飛來去核彈的圖95。美國空軍想搞一種戰鬥轟炸機,既能當戰鬥機,還能穿透敵方防空體系打擊地面目標。麥克納馬拉說:好,你們空軍和海軍的技術要求看起來差不多嘛大霧),幹脆兩個專案合併在一起好了,省錢。不許單幹,你海軍要是想單幹,那就不給你撥錢。然而空軍的話語權遠大於海軍,空軍要求fb111最大航程6000公裡,8000公裡最好,要能裝一窩炸彈甚至核彈。現在fb111的最大起飛重量奔著45噸去了,上航母已經極為困難了。1965年5月,海軍有點想退出fb111計劃,麥克納馬拉則去了五角大樓拍桌子。會場氣氛陷入凝滯....最後,美國海軍沒有雖然表示馬上退出,但是對fb111沒以前那麼熱心了。麥克納馬拉則表示,美國海軍想自已搞一款艦載戰鬥機,大概得等他卸任之後才行。本來麥克納馬拉就是個摳神,現在因為越南戰爭的緣故,國防經費更加緊張,美國海軍不要fb111?那你繼續用著f4吧在5月份,美軍一方面是無所顧忌地往越南運送地面部隊,另一方面,對北越進行空襲的”破甲箭”行動暫停了。美軍低估了北越的防空體系,尤其是沒有料到中國防空導彈的中低空作戰能力如此突出,此外無論蘇版薩姆2還是中國的紅旗1電子系統都被改過,很難幹擾這些防空導彈的無線電指令通道。在想出剋制紅旗4和改進型薩姆2的辦法之前,美軍機群暫時不能進入北越腹地轟炸。也就只能炸炸南越自已境內的遊擊隊駐地、根據地,炸炸胡志明小道在寮國和柬埔寨的南段。5月10日,在“破甲箭”行動叫停一個月之後,約翰遜總統發表了一個新的宣告:呼籲和談。“美軍在越南投入的部隊始終保持在最低限度。美國的本意不是挑起中南半島的戰爭,而是維護越南共和國國內的和平與穩定。”“在越南南方的叛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北方製造並維持的,這是美國、南越以及相關各國都認可的事實。”“盡管如此,我們認為在任何時候都不應放棄以和平手段解決沖突的嘗試。”“我建議,越南南北方、沖突相關的各國在莫斯科、北京或華盛頓舉行一次多方會談,停止這場沖突或遏止沖突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