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兩手準備
由於中央提前考慮到朝鮮戰場的嚴重性,第二梯隊的兩個志願軍兵團——第3兵團和第19兵團組建得很早,調往東北也很早。蘇聯援助的武器略晚一些,但第3兵團和19兵團在東北等了沒多久,也都領到了。
換裝蘇械之後總要一些時間熟悉。士兵手中的步槍所花時間是最短的,莫辛納甘和中正式不都是拉一下栓打一槍嘛。射擊動作半天就能練熟了,中遠距離瞄準射擊技巧,練兩三天一般也能過,分解結合保養最多五天也掌握了。
輕重機槍換裝的熟悉過程耗時就長一點。迫擊炮時間再長一點。
身管火炮,尤其是卡車牽引的重炮,炮兵熟悉蘇械裝備花的時間就比較長了。
不過換裝最難的還是裝甲部隊。
因為換裝的部隊裡只有極少數指戰員以前開過坦克,大部分至少四分之三)是步兵師轉崗的。
蘇聯已經定下來給中國一大批坦克,第一期打算組建一個坦克師坦克1師)和8個獨立坦克自行火炮團,現在坦克1師和4個坦克自行火炮團剛剛接收到蘇械。
根據許光達的意見,這些接收到了蘇聯裝備的裝甲部隊中,先把獨立坦克自行火炮團派往朝鮮比較好。
因為坦克自行火炮團,其實是自行火炮團,或者說就是自行反坦克炮團裡面編的坦克基本也是拿來蹲坑用的)。
它使用起來的戰術要領和戰防炮部隊是差不多的,只是這個團的戰防炮都裝上了履帶。
坦克1師的訓練就複雜了,除了熟悉坦克裝備,還得練兵種合成。裝甲拳頭怎麼在突破戰役中使用,怎麼大縱深突擊,怎麼機動迂迴,……作為一個坦克師,在戰役中如何正確地使用它?這實在太複雜了,短時間不太好學會。
進入朝鮮的是志願軍第5獨立坦克團和第7獨立坦克團。
這兩個坦克自行火炮團的裝備還不完全一樣。
第5獨立坦克團下轄1個坦克營,1個su76自行火炮營,1個高射炮營,一共485坦克,20輛su76自行火炮,12門37毫米高射炮。
t3485作為坦克現在還是不算落後的,su76這小水管就有點抱歉了,不但口徑小,還是無頂蓋近乎裸奔的薄皮,輕型坦克底盤改的。
但是……剛好遠東蘇軍的倉庫裡有su76現在大概是打不了坦克了,但可以當壓制火炮用,76炮曲射能打13公裡,還可以。
第7獨立坦克團的裝備要稍微好一些,下轄1個坦克營,1個isu122自行火炮營,1個高射炮營,485坦克,20輛isu122自行火炮。
isu122用的是“斯大林”重型坦克的底盤,這就比較厲害了,至少皮厚。isu122這個東西嘛……它首車是1943年12月出廠的,那時候蘇聯只有“斯大林”1重型坦克,裝的是85毫米炮,搞一個固定炮塔戰鬥室)裝122毫米大管子的家夥,也還不錯。
可isu122之後,沒多久“斯大林”2就投産了,於是isu122就被蘇聯紅軍戲稱為“炮塔出了故障的斯大林2”。
為什麼志願軍裝備了這種不上不下的尷尬貨色——那還用問,正巧也是蘇聯遠東的軍械庫裡有現貨唄。
話說回來,要不是su76和isu122都是現貨,坦克5團、7團也不會這麼快就達到可以出國的水平。是他們說可以把坦克和自行火炮開動起來開到朝鮮,現在還不太方便作戰,這兩個團的訓練還沒完成呢,只是會把坦克開動起來而已。
……
中國和美國都壓哨卡bug,往朝鮮半島做了最後一次增兵。
坦克7團的isu122專列是1月14日夜間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的,這是兩個坦克團的最後一批重灌備。1月16日上午,聯合國停戰督查小組來了。
兩架飛機,分別在釜山和平壤降落,每架飛機裡是15名聯合國工作人員。
這15名聯合國工作人員還要僱傭更多的朝鮮半島當地人協助,但這15個“欽差大臣”的許可權是最高的。
“我要派2名督察小組成員前往集安江界,2名成員前往安東鴨綠江大橋,在平壤機場留守2人,元山,派駐2人……”
督查小組朝方督查組長,葡萄牙人格力斯蓋倫下飛機之後頂著時差分派任務。
“我們會全力配合你的工作的。”
蓋倫看看接待他的朝鮮人民軍上校,“至於我本人,我需要考察貴方的國防部或軍隊總部,以及中國軍隊的最高指揮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