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原材料品質的感覺,是多年的經驗訓練出來的。
精益求精,本來就是玉廚館的主旨。
沒有惜才愛才的心,是做不出珍品的,再好的廚子也只能叫掌勺的,廚藝是藝術,藝術!
新鮮的食材到了趙青山手上,就像雕塑家拿到了一塊石頭,雕成什麼樣全憑著靈感,菜要怎麼煮全憑著食材當時的狀態來決定怎麼下刀。
每道菜,對趙青山而言,就是一道藝術品。
所以他做出來的菜沒有絕對的標準,上不了五星級大廚的菜牌,但是在美食家吃貨的眼裡就是獨一無二的精品。
真正的美食就是互相尊重的藝術。
趙寶萱聽呆了:“爸,你好有才啊!”
原來她爹這麼講究啊!
並不是低聲下氣的迎合客人,而是出自於尊重客人,還尊重專門愛惜徒土地用心種菜的人。
張無為道:“有些事情是沒有辦法用標準來衡量的,其實標準也就是個參考值,沒有絕對的。做飯又不是蓋房子,房子需要刻板,能給人安全感。但是做飯要是太守著標準的話,那就一點意思都沒了。”
趙寶萱連連點頭:“對呀對呀,我就是這麼想的!”
她一直不希望接班,就是覺得玉廚館只是個稍微有點特色的飯館而已,天天在飯館裡轉悠,每天二十四小時就是想著買菜賣飯,對寧可不吃飯的她來講簡直是噩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還有一個原因是她不願意講的,玉廚館是趙青山王翠鬱恩愛的見證,那兩個人好起來會聯手對付她,她看著鬧心。
不過剛剛親爹的話讓她刮目相看。
趙青山笑著看了女兒一眼:“你想那麼多幹嘛?像你媽一樣不就好嘍,她這一輩子都不用做飯,想吃什麼說一聲就好,你以後也可以!”
穆太太全家來吃了兩次飯,每次對於菜品的點評,都恰到好處的點出了他的用心之處,趙青山覺得簡直就像遇到了知音,在吃上這麼懂得講究的人家,要是女兒嫁過去的話,他就不用擔心了。
說實話,有錢天天做滿漢全席又怎樣?
要互相尊重,互相欣賞才是樂趣所在。
賽文感嘆:“寶萱,你手藝也不差啊!”
在這樣廚藝高超的家庭裡當小孩太幸福了。
說白了,人生奮鬥到最後就是想吃得自在一些而已。
趙寶萱謙虛了一下下:“哪裡,我沒學過,就是把食物煮熟而已。”
做飯的事兒還真不是看一看就能學會的。
現在想一想,可能對於食物的尊重才是外公和爸爸給她帶來做飯時真正的感覺。
他們又聊了一會兒,張無為和賽文告辭,王恩正去挑揀沒種成功的銀蒿,準備熬藥汁,趙青山回房間去休息。
王翠鬱把女兒喊住:“寶萱,小張工地上的事情處理好了沒有啊?”
大劇院工地停工,如今是漁城的熱門話題。
趙寶萱搖頭:“還沒訊息。”
她的腦子裡滿是張無為說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