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越南密戰:1950-1954中國援越戰爭紀實 > 第40章 北緯17度線

第40章 北緯17度線 (第4/4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知男而上 美麗謊言:灰色天使 影帝與非圈養金絲雀 星際主播的土豪粉絲 仙界網路直播間 哭包穿成小夫郎 [三日一期]小伊達的花 我有的是時間 焚心以火 烈焰潛龍 每次呼吸 式微,待君歸 驚!網戀物件竟然是…… 少爺和他的管家先生 我嗑了對家x我的cp 國師曲速歸來 星際雌雄之寵婚 觀生鏡 末世小日子[重生]

1954年6月2日,越南和法國的軍事代表團在日內瓦舉行了正式談判。

從5月下旬至6月上旬,周恩來頻繁會見艾登和皮杜爾等人,還會見了柬埔寨和寮國王國的代表,交換意見。周恩來表示,他同意一切外國軍隊都從寮國和柬埔寨撤出,而柬埔寨王國和寮國王國為了自衛可以保有一定數量的軍隊,但是柬埔寨和寮國兩國必須保證不向任何外國提供軍事基地。周恩來還邀請兩個王國政府的代表和保大政府的代表和範文同會晤,以協商的方式使各方面的意見統一起來。

日內瓦會議的轉機

1954年6月12日,在日內瓦會議中持強硬立場的法國拉尼埃政府垮臺。6月17日,法國國民議會以絕對多數票接受激進社會黨人、主張迅速結束印度支那戰爭的皮埃爾·孟戴斯弗朗斯出任總理組閣。日內瓦會議出現戲劇性轉機。

孟戴斯弗朗斯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任法國臨時政府的經濟部長,因在經濟政策上與戴高樂意見不合而辭職。他認為要恢複法國的大國地位,關鍵在於振興國力,應該在殖民地上作戰略收縮。他宣稱,印度支那戰爭是法國無法承受的負擔,只有立即舍棄這個區域性才能保住全域性。6月17日,孟戴斯弗朗斯就任總理之時,面對國會議員們宣佈,要在四個星期內,即在7月20日之前,在日內瓦就印度支那和平達成協議。如若不成,他的政府立即辭職。

為了在日內瓦達成協議,孟戴斯弗朗斯宣佈自己兼任外交部部長,親自參加日內瓦會議。孟戴斯弗朗斯和英國外交大臣艾登密切合作,從西方立場出發推動了日內瓦會議的程序。6月23日,孟戴斯弗朗斯來到瑞士首都伯爾尼和周恩來進行會晤,對打破日內瓦會議的僵局具有重要作用。這時,在越南問題上採取“朝鮮模式”,以北緯線劃界的框架逐漸清晰起來。

從6月20日起,蘇、美、英代表團團長相繼離開日內瓦回國,周恩來也於6月24日離開日內瓦去印度、緬甸訪問,然後回國。7月3日至5日,周恩來由羅貴波、韋國清陪同,在廣西柳州與胡志明、武元甲進行了八次會談,向越方耐心介紹了日內瓦會議的情況,協調雙方立場。

胡志明理解了中蘇方面意見,表示支援周恩來的主張,使越中雙方就日內瓦會議的基本原則和具體方案取得了一致。柳州會議的直接成果是以越南勞動黨中央名義發給範文同的“七五檔案”。該檔案規定,日內瓦會談的指導思想是:採取積極推動的方針,而不應消極等待,在越南爭取以北緯16度線作為分治線。如對方不肯讓步,也可以在16度線的基礎上小作讓步;在寮國則把靠近中國的桑怒和豐沙裡兩省劃為巴特寮武裝集結區;在柬埔寨爭取政治解決。

法國軍官正和越南人民軍參謀人員商談從法控區撤軍的事宜。根據和越方達成的協定,法軍可以攜帶武器離開越南

然而,範文同接到“七五檔案”後仍不願意放棄16度線以南的越軍控制區。法國則提出,以北緯18度線作為南北雙方分界線。此時,離開孟戴斯弗朗斯許諾的7月20日期限越來越近,美國又施加壓力,意在使用武力幹涉印度支那;法國主戰派也在活動,日內瓦會談出現了逆轉可能。

7月12日,周恩來回到日內瓦當晚,與範文同徹夜長談,以朝鮮戰爭為例闡述,一旦美國軍事幹涉,印度支那問題會高度複雜化。周恩來反複以中國抗日戰爭中皖南事變的教訓,以及抗戰結束後解放軍撤出蘇南,加強東北和山東的經驗,向範文同說明戰爭進退的辯證關系。範文同終於同意在次日按照“七五檔案”規定的原則向孟戴斯弗朗斯提出新的建議。

7月13日上午,幾乎徹夜未眠的周恩來會見孟戴斯弗朗斯,向他指出,讓步是雙方的,只要法國肯作出一定的讓步,越盟也會讓步。周恩來要求孟戴斯弗朗斯從戰略角度出發,認真考慮越南建議。

越法雙方最終達成協議,在越南全境停火,以17度線以南、9號公路以北的六濱河為越南南北兩方的臨時軍事分界線。對寮國和柬埔寨問題,也隨即達成停戰協議。

日內瓦協議終於達成

1954年7月21日舉行了最後一次全體會議,達成了日內瓦會議關於恢影印度支那和平的協議,這項協議包括會議的“最後宣言”和三個停戰協定,並以法國、寮國、柬埔寨三國政府分別發表的六個宣告作為最後宣言的附件。

日內瓦協議的主要內容是:

1.在北緯17度線以南、9號公路稍北劃出臨時分界線。此線以北是越南人民軍集結區,以南是法軍集結區,在此線兩側5公裡的距離內為“非軍事區”。寮國停戰協定規定,巴特寮武裝集結在桑怒和豐沙裡兩省,等待政治解決;柬埔寨停戰協定規定,停火令頒布後30天內,高棉抗戰武裝就地複員。

根據《日內瓦和平協議》,越軍逐個接管法軍撤出的軍營

2.成立“聯合委員會”和“國際委員會”這兩個平行機構,監督停戰協議的實施。前者由雙方司令部同等人數的代表組成;後者由印度、波蘭、加拿大的代表組成,由印度代表任主席。

3.根據日內瓦會議的最後宣言,日內瓦會議與會國保證尊重越南、寮國、柬埔寨三國的民族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法國軍隊將從印度支那三國撤軍,但經雙方協議留駐在少數規定地點者不在此限。越南將在1956年7月內舉行全國自由選舉;寮國和柬埔寨將在1955年內舉行自由選舉。印度支那三國保證不在本國領土上建立任何外國軍事基地,並保證不參加任何軍事同盟或軍事協定。

在日內瓦會議參加者中,中國、蘇聯、英國、法國,還有越南、寮國、柬埔寨的代表都宣佈同意“最後宣言”,唯有美國代表史密斯宣佈,美國不參加“最後宣言”。然而他宣佈,美國政府將按照聯合國憲章第二條第四款,不使用武力破壞這一“最後宣言”,“美國將不使用威脅或武力去妨礙這些協定和條款”。他同時認為,所有違反這些協定和宣言的行為都是危害國際安全的。這仍然不失為一種積極態度。但是,美國代表又表示,要防止“任何侵略的再起”。這又為美國日後大規模捲入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埋下了某種伏筆。[1]

從這時起到1975年,北緯第17度線附近的臨時分界線將越南分為南北兩方。由於這條分界線接近北緯17度線,人們習慣上稱之為“17度線臨時分界線”。

為期八年的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給法國帶來了慘重損失。戰爭耗費了整整3萬億元舊法郎,共有9.22萬名法軍官兵戰死疆場,還有1.14萬人負傷,2.8萬人被俘。在此期間,法軍軍官的四分之一投入印度支那戰場,每年陣亡的軍官人數是聖西爾軍校畢業生數目的兩倍。[2]

這場戰爭給越南帶來的損失更是驚人的,但越南人民畢竟贏得了勝利。

根據武元甲的命令,越南人民軍、遊擊隊和民兵於1954年7月22日在整個印度支那戰場停火。根據日內瓦協議,越南人民軍在南方的部隊,和在寮國、柬埔寨的部隊開始集結,陸續撤回越南北方。

1954年10月,越軍開進河內

在越南北方的法軍奉命集結,逐步撤出。1954年10月10日,最後一名法軍撤出河內,越軍第308師於當日進駐這座城市。

1955年元旦,胡志明率領中央政府成員還都河內。

1955年5月16日,越軍第320師接管海防,越軍完全解放了越南北方。抗法戰爭的勝利為越南民族獨立奠定了堅實基礎。

[1]1954年關於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內瓦會議是一個非常複雜、充滿戲劇性變化的外交過程,詳盡地描繪這段歷史,是作者另一部專著《日內瓦風雲》的任務。

[2]張錫昌、周劍卿:《戰後法國外交史》,第81頁,世界知識出版社1993年版。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女明星和女明星 病逝後,冷情的直男竹馬瘋了 他只想做鹹魚,奈何實力不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