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2月,法軍在奠邊府巡邏
中越將領:英雄所見略同
法軍於11月20日空降奠邊府的訊息傳到越北中央根據地時,越軍總軍委正在召開師以上幹部會議,確定旱季作戰實施方案。韋國清、梅嘉生,還有茹夫一與會。會議從19日持續到24日。
“一個絕妙的戰機出現了!”鮮明的念頭馬上從韋國清腦海裡跳了出來,梅嘉生也幾乎同時得出相同的結論。[1]
“這是一個好訊息!”越軍副總參謀長黃文泰說道,“它意味著,我們已經成功地把六個營法國傘兵從紅河三角洲調動到了越西北,調到了奠邊府。接下來,就應該把他們釘在奠邊府,並且把更多的法軍吸引過去。”
總軍委會議改變議程,商討起奠邊府的局勢來。
會議對法軍作戰動機提出了幾種推測。一種可能是法軍要在西北守住萊州和奠邊府,或者只守其中之一。如果是隻守一地,那麼他們可能選中的是奠邊府。另有一種可能是法軍虛晃一槍,然後很快地從這兩個地方撤走,重演那産的故事。
不管怎麼設想,法軍空降奠邊府都是一個天大的錯誤,納瓦爾將一個千載難逢的戰機向越軍拱手托出。它至少說明,納瓦爾不是對越軍新增添的重炮和高射炮力量毫無所知,就是估量得太低了。三個月前,越軍憋足了勁要打那産,那産之敵卻突然消失了。眼下,越軍手裡已經有了榴彈炮和高射炮部隊,不是正好可以用來打奠邊府嗎?[2]
越軍應該抓住天賜良機,迅速開向奠邊府,實施重大戰役。在這一點上,武元甲、黃文泰和韋國清、梅嘉生、茹夫一的意見非常一致。問題僅僅在於,納瓦爾佔領奠邊府的意圖究竟是什麼?除了已經確定開向越西北的兩個半師,越軍還要不要增添新的力量?增添多少?
劉煥成、周洪波這些警衛員發現,得知法軍佔領奠邊府的訊息以後,韋國清、梅嘉生、茹夫一顯得相當興奮,他們在辦公室進進出出,而韋國清住所的燈光一直亮到淩晨。韋國清的睡眠變得很不好,為了不驚動他的休息,連軍事顧問團工作人員的早操都取消了。[3]
韋國清失眠了。
韋國清在陳毅、粟裕統帥下的三野中有“小諸葛”之稱,他的睡眠之差也是很有名的。用他自己的話說:“一打起仗來,我幾天幾夜不眠是很平常的,經常是打完一個戰役才有一個好覺。”所以,參謀人員在韋國清休息時間內因軍情緊急而呼喚他已成習慣,因為在這時他們往往解救了正因無法入睡而苦惱的韋國清。
由於失眠,韋國清早就和安眠藥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常常數粒數粒地吞食諸如“速可眠”“魯米那”之類的安眠藥,他當年服用的安眠藥在20世紀後期都成了醫生的慎用藥。
由於失眠和腸胃不調,頭痛症久久地糾纏著韋國清,兩側太陽穴疼痛起來持續甚久,給他帶來巨大的折磨。對於他的頭痛,廣西、北京的大醫院醫生紛紛束手,無奈的醫生只好給他一個在20世紀早期出現過的“健腦器”,頭痛時緊緊地勒在額際減緩痛楚。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世紀60年代“文化大革命”前夕,上海華東醫院的醫生將韋國清診斷為“不典型的美尼爾氏綜合徵”,這才對症施治,使韋國清的身體明顯好轉。[4]
來到越南的韋國清工作起來不分晝夜。他深知,身為越軍總顧問,這與當年親自率兵上陣有許多不同之處,思考更需周密,處理問題更要講究方法。戰役戰術的制定和實施、武器裝備的加強和完善固然重要,但是在戰役決策過程中,指揮群體間的協調配合,或是分歧、齟齬,也會對戰爭程序産生深刻的影響。決策當前,他不能不慎而又慎。
韋國清的信念非常堅定:越軍應該指向西北與法軍決戰,為此必須取得武元甲的同意。
梅嘉生完全支援韋國清的意見。1953年夏季,他回北京彙報工作之後曾去青島療養。這時,梅嘉生正滿40歲,英姿勃發,將軍風度。新中國成立之初是一個崇尚戰場英雄的年代,青島療養院的一位年輕女護士被梅嘉生的將軍氣質深深吸引,對他照料有加,不時向警衛員周洪波打聽梅嘉生的情況。終於,周洪波會意,告訴她使君有婦,何況將軍之心對夫人始終如一。姑娘聽罷,長嘆一聲,默默垂淚而去。
看著女護士的苗條身影,周洪波也是一番惆悵。尋思之後,他將此情婉告梅嘉生。梅嘉生搖搖頭,啞然一笑,然後話題一轉,對周洪波說:“馬上準備行裝,我剛剛得到訊息,越南戰場上法軍有反攻的苗頭,我們要馬上回越南,準備打一場大仗。”
謝過年輕女護士的照料,梅嘉生提前結束療養,比韋國清先一步趕回越南,著手準備西北戰役。戰爭使梅嘉生養成了愛讀兵書和地圖的習慣,如果沒有事務安排,晚飯之後稍許活動一會兒,他就會在地圖前捧書研讀,直到深夜。法軍空降奠邊府的訊息傳來,他馬上意識到,如果放掉如此戰機,作為參謀長將遺憾終生。他對韋國清十分敬重,總是把自己的意見和盤托出。讓梅嘉生感到高興的是,他的意見往往和韋國清不謀而合,在奠邊府戰役問題上也是如此。
韋國清很快接到了北京回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同意越軍主力去西北實施大戰役的決心。胡志明也同意武元甲向他的報告,他要求總軍委擬製更詳盡的計劃,再由政治局會議最後決定。
[1]1989年1~2月,作者在北京訪問赴越中國軍事顧問團辦公室主任張英時提及此事。
[2]黃文泰:《奠邊府戰役的由來和程序》,1984年4月作。譯自:vietnaents:aese vies of the ar,pp.16~23.edited 101nove.,ne york.1992.
[3]1990年7月,作者在北京訪問周洪波,1993年8月5日,作者在北京訪問劉煥成時都提及此事。
[4]1994年5月12日,作者在北京訪問韋國清夫人許其倩。
武元甲:下定決心再戰西北
195日,武元甲在各師師長參加的高階軍事會議上,就法軍空降奠邊府以後的軍事部署作總結講話,提出了冬春作戰的總方針。
武元甲說:“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確切地知道,敵人究竟佔領了哪些地方,打算在那裡待多久。我們對敵人的未來行動也缺乏周全的預見。看來,是因為西北受到威脅,敵人向那裡增援了。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表明敵人佔領奠邊府,是為了保住西北和上寮,扼制我們的進攻。但這樣一來,敵人的機動兵力就分散了,原有的守備力量也減弱了。”
武元甲向大家提問:“在未來的作戰中我們該怎麼辦?”
他首先分析了法軍的動向:“敵軍指揮官的目的,也許是想守住奠邊府和萊州,但以奠邊府為首要目標,萊州則是次要的守衛點。如果發現我軍的威脅加大,他們也許會從其中的一個據點撤兵去增強另一個。我們不知道他們究竟重視哪一個,但估計就是奠邊府。要是真的如此,他們會在那裡掘壕據守。”
武元甲惋惜地說,由於缺乏準確的情報,一時無法判斷法軍動向。但是他肯定地說:“如果法軍撤走,他們就要丟失土地;如果向那裡增援,則勢必分散機動力量。至於究竟應該怎麼辦,法軍也許還沒有拿定主意,或者要依據我軍的行動再作決定。”
武元甲說:“不管怎麼說,不管敵人的指揮部裡再發生什麼,敵軍空降奠邊府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之機。敵人會發覺他已經進入了兩難境地,往西北屯兵則分散了機動力量,不往那裡去吧又怕丟了整個西北。”
武元甲明確了未來旱季作戰的方針:“將西北作為主要戰場。”他宣佈:“我們的任務是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在西北新解放區提高人民的政治覺悟,建立根據地,進一步分散敵人的力量,進而奪取上寮。”
武元甲說:“總部決心調兩至三個師向西北進發。我軍之一部要迅速向西北出動,防止萊州之敵撤走。如敵撤退,則在途中將其消滅一部分。我軍主力則佈置其後,尋找戰機。如果敵人向奠邊府增援,我們也將調集更多的部隊到西北去。”
武元甲強調:“紅河三角洲地區為次要戰場。”越軍要以一旅偏師,在紅河三角洲吸引敵人的重兵集團,擾亂敵人的後方,伺機消滅小股敵人,發展遊擊根據地。[1]
武元甲講話次日,韋國清也講了話。他指出:“越南西北雖然山高溝深,土地貧瘠,人煙稀少,但是戰略地位重要。完全解放西北,就可以和越北聯區連成一片,背靠中國,南接上寮,就有利於開闢上寮戰場,進而向中寮、下寮以至高棉和越南南部推進,就可以打破納瓦爾企圖鞏固戰略後方,集中兵力與我們在北部決戰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