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天今天很不爽,但是有非常爽,不爽的原因是一個長久不來上課的學生讓他很難堪,爽的原因是因為這個學生真的有才華。
看著手裡的《春江花夜月》易天是愛不釋手,這首詩歌寫的真是不錯,易天非常想要將這首詩推薦給自己的好友們。
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古文大家,易天有著一套自己的圈子,這個圈子裡的人都是喜愛古詩文的人。
易天將這首詩發到了天南海北的朋友手裡。
很快這些人就回複了。
“我去,這首詩不是你寫的吧?”一個人問道。
“先不告訴你們,你們看這首詩怎麼樣?”易天想要聽聽其他人的評價。
“怎麼樣?神作啊,絕對的神作。”
“這首詩寫的太棒了,到底是誰寫的?”大家都焦急的問道。
“是我的一個學生。”易天終於可以如此說道了,盡管這個學生壓根沒有來上過課,但是也算是他易天的學生啊。
“你的學生啊,那沒有多大。”大家都很羨慕。
“讓他參加東亞詩歌對抗賽吧。”一個許久不見得身影出現了。
這群人都是隸屬於華夏詩歌協會,協會裡還細分為幾個小團體,他們這些人都是古詩詞類的,而詩歌協會的會長也是一個喜愛古詩詞的人。
只是會長很少露面,今天估計是被這首詩給鎮住了,所以才會冒出來。
“東亞詩歌對抗賽?是不是不太好啊?太年輕了。”易天也是知道這個詩歌對抗賽的。
東亞國家長期受到華夏的影響,特別喜愛華夏文化,為了促進東亞詩歌的發展,華夏、韓國、日本和朝鮮就湊到了一起,弄了一個東亞詩歌對抗賽。
這個詩歌對抗賽共分為三場,現代詩、古體詩和古詞,按照三場比賽的成績決出最後的成績。
而且要求參加這個對抗賽的人必須是年輕的詩人,不能超過四十歲。
華夏年輕人對於現代詩還是遊刃有餘,但是古體詩和古詞就差遠了,所以每一次詩歌對抗賽都是一敗塗地。
這一次東亞詩歌對抗賽是在華夏舉行,詩歌協會也是卯足了勁想要拿下一次冠軍。
只是年輕人能夠寫古體詩的人太少了,所以會長再見到金風的這首詩之後,馬上就發起了邀請。
“不年輕還不要呢,對了,那個《水調歌頭》的作者請到了嗎?”作為一名詩歌愛好者,會長看的是歌詞,他覺得《水調歌頭》的詞寫的非常好,很有古韻,所以讓易天去請這個人。
“那個,這首詩也是他寫的。”易天擦了擦額頭的汗,這事他給忘記了。
“那就更好了,讓他來參加下個月的東亞詩歌對抗賽。”會長再一次吩咐道。
“好的,我知道了。”易天點了點頭,他已經打聽過了,金風最近一段時間沒有比賽,都會來上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