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自己有擀餛飩皮的天賦。
這麵皮實在薄到了極致,簡直是薄如蟬翼,但是拿在手一點都不會破皮。
這是要秒殺壓面機的節奏啊!
顧不驚嘆自己的手工傑作,白小白藉助系統提供的小模具,快速將麵皮壓製成一張張正方形餛飩皮。
餛飩皮搞定後,接下來就是肉餡。
和餃子肉餡不一樣,鮮肉小餛飩的肉餡必須剁得更碎,但是又不能變成漿糊狀的肉泥。
這個度必須把握好。
白小白拿起兩把大菜刀剁碎豬後腿肉,期間不斷翻動肉餡,確保剁得均勻。
一直剁到肉質細膩發粘,但是沒有成肉泥的時候停刀。
小蔥切沫,老薑榨汁緩緩加入肉裡,加其他的調味料後,順著同一個的方向,拿筷子快速攪打肉餡。
因為肉餡發粘,阻力很大,必須捨得發力氣,饒是胳膊發酸,白小白也沒有停下來一刻。
只有攪打勁後的肉餡,才可以讓輔料和調料充分吸收到肉裡面,這樣做出來的餛飩,肉餡才能滑嫩多汁,鮮香爽口。
餛飩皮和肉餡都搞定了,接下來的一步白小白相當拿手。
包餛飩。
系統沒有規定餛飩的形狀必須是像元寶、錢袋之類的,所以白小白採用的是自己的方法。
把肉餡放入麵皮中央,然後用掌心和虎口的力量輕輕一捏。
別看這個動作簡單,這輕輕的一捏蘊含了多年的訓練和經驗。捏得太緊,餛飩皮容易變成一坨,口感生硬,捏得力道不夠,下鍋煮得時候,容易散掉,水灌進肉裡,味道全散了。
白小白從小跟老爸學習這手藝,算起來也有六七年了,早了熟於心。
系統規定,一碗鮮肉小餛飩只有十五個。
不到十秒,白小白就捏好了這個數量。
滾水燒開,餛飩下水煮,等水再次翻滾,加點冷水,繼續煮。
期間,豬筒骨高湯也熬好了,揭開鍋蓋,蒸騰起香噴噴的熱氣,饞的白小白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不同於牛骨高湯,豬筒骨高湯熬出來是淡淡的雪白色,非常誘人。
系統提供的幹紫菜無需清洗,直接加入海碗裡,舀入滾熱的豬筒骨高湯沖泡紫菜,再加入少量食鹽調味,最後把煮好的餛飩盛入碗裡。
皮薄飽滿的餛飩,半漂浮在淡雪白的高湯中,片片紫菜點綴其中,實在是賞心悅目。
鮮肉小餛飩的香味實在誘人,白小白止不住吞嚥口水,迫不及待拿起瓷湯勺,連湯撈起一個小餛飩,吹了口氣後,放入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