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月英接過圖紙後,仔細打量了一下,吃驚道:“大將軍畫的是何物?”
“從外觀上來看,感覺應該是投石器的樣子,只是更加龐大,更加複雜!”
然後詢問道:“莫非,這就是投石器?”
目前漢代的投石器,基本都是利用簡單的槓桿原理。
都是前面用繩子來拉動的。
這種投石器,精準方面是個大問題,完全要靠投石兵的經驗,來掌控力度。
另外,因為需要的力氣不小,一般都是三、五個人,一起來拉動,所以還需要這幾人的配合,非常默契。
否則,精準打擊……
當然,目前也沒有精準打擊一說,只要能投進內城,就是優秀的投石兵了。
而趙風畫的圖紙,基本都是宋朝時期,算是投石器的巔峰之作。
這種投石器,大部分都是用齒輪傳動,可以用來精準打擊。
不但可以攻城,還可以在兩軍對陣時,直接投石到對方的軍中。
既然是巔峰之作,投石器的種類,自然就不止一種。
大型的投石器,高五十幾米,長二十幾米,寬五米多。
小型的投石器,高二十幾米,長五米多,寬三米多。
人手方面,也有區別。
大型的基本上要三百餘人,小型的只要十餘人便可以使用。
射程方面,大型的可以打出兩百步,小型的可以打出五十步。
不過根據趙風的記憶,文獻資料表示,這些資料因為擔心被敵國得去,造成技術洩密,所以都略有削減。
實際資料,要略大於這個資料。
以前趙風表示懷疑,但現在,趙風覺得這個記載,應該比較靠破。
要知道,現在的弓箭兵,射出一箭的有效射程,大概也是五十步左右。
如果一個投石器的射程,也只有五十步,那有什麼用?
哪怕這只是小型投石器!
所以趙風估計,大型投石器,應該可以打出三百步到三百五十步之間,小型投石器,應該可以打出七十五步到一百步之間。
又或者,文獻記載的是有效射程,而趙風預計的是最大射程。
當然,具體情況,也只能等弄出來後,才能知道具體的資料。
趙風笑著點了點頭:“沒錯,這都是投石器!”
然後詢問道:“根據圖紙所畫,大概需要多久,才能造出第一臺試驗投石器?”
黃月英沉吟良久:“按照圖紙的話,第一臺大型的投石器,需要八個月左右的時間。”
“小型的投石器,需要三個月時間!”
趙風皺眉道:“怎麼會需要這麼久?”
不管是大型投石器,還是小型投石器,顯然都不是黃月英一個人能完成的。
所以黃月英說的這個大概時間,自然是一群人共同建造的時間。
與之前的腳踏車,靠黃月英一個人制作完成,有著本質的區別。
黃月英對趙風行了一福:“第一臺需要摸索的地方很多。”
“有很多精妙之處,以妾之能,還不一定能製造出來。”
“這些時間,只是保守估計,說不定還會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