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觀上看,輪胎上的齒輪、輻條、鏈條、曲柄等,比較耗費功夫的小配件,全部都是青銅打造。
就連輪圈,也同樣都是青銅打造。
要知道,整個腳踏車,其他地方都好用青銅來打造,就這些配件,比較麻煩。
需要純手工,耗費不小的功夫,才能完成。
另外,這些手工藝,還不是一般粗鄙的鐵匠能弄出來的。
就連輪胎,從外觀上看去,也是像模像樣的。
只是趙風知道,目前的大漢,根本沒有所謂的橡膠。
所以這個輪胎,也就真的只是像,而不是橡膠製作出來的。
趙風蹲下身子,捏了捏輪胎,發現其實外面就是用牛皮包裹的,裡面還有其他填充物。
不拆開來看的話,趙風憑藉手感,是無法得知,裡面填充了什麼。
當然,除了輪胎與後世的不通,軸承也無法做出滾軸來。
使用的依然是目前的馬車的軸承技術,在後架上掛了一個小油壺,來進行潤滑。
看完具體細節,趙風知道,這輛腳踏車,更多隻是用來觀賞,而無法用來騎行。
否則就太奢侈了!
畢竟輪胎表面是包裹的牛皮,哪怕經過了特殊刨制,也依然不耐磨。
另外,因為是牛皮的原因,防滑效果也不行。
還有就是之前腳踏車的老問題,剎車問題,依然沒有解決,想要剎車,還是要靠雙腳來輔助。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
以後自然有愛好者,去慢慢彌補缺點,說不定能腦洞大開,想出後世也沒有的相關技術。
趙風回到主位,坐了下來,直接詢問道:“這輛腳踏車,一共耗費了多少時日?”
“另外,輪子外面牛皮內包裹的,是何種物品?”
黃月英對趙風行了一福:“回稟大將軍!”
“這輛腳踏車,妾一共打造了十個月時間。”
“至於牛皮內包裹的東西,中間的主要部分,是用兩根一樣粗細的柳木,製作成一個套在輪圈外的部件。”
“然後在填充進小部分的麻布等物。”
趙風聽後,沉吟了下來。
按照黃月英的做法,確實能稍微做出輪胎某些特性來。
另外就是,因為要打磨齒輪、鏈條等瑣碎之物,耗費的時間,是在太長了!
一輛單車,居然耗費了一年!
不過這都是小事,主要是是腳踏車改良後,讓世上多出一種傳動方式,就是齒輪與鏈條的傳動方式。
目前大部分的傳動方式,都是齒輪與齒輪之間。
另外,這種齒輪傳動技術,因為漢武帝獨尊儒術,加上工匠社會地位低下,在民間基本斷代了。
也就官府還掌控著這種技術水平。
當然,類似黃月英家這種世家,或許也有保留。
趙風沉吟了良久:“把這輛腳踏車,放到墨家學院去展示給墨家學子看。”
“總會有某些墨家學子,能從中得到啟發,而發明出我們意想不到的好東西。”
然後從案幾上擺放文書的最底層,拿出幾張圖紙,交給熊大:“把圖紙交給黃月英。”
熊大雙手結果圖紙,然後對趙風一拱手:“諾!”
說完,便把圖紙交給了黃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