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拿出去參加美食大賽,至少得讓阿姨都讚不絕口才行。
接下來三個村送上來的算是乾貨了,都是當地的土特產,很有地方特色。
第一個是地牯牛,是一種泡菜,當地的環境適合它的生長,所以眾人見多不怪了。
但走出彭江縣,少之又少。
像這種土特產已經代表了一個地方的美食文化,阿姨償都不償了,專家評委一定能給出滿意的分數。
但要拿地牯牛去參賽,有一個問題,彭江縣種地牯牛的村不在少數,萬一其他地方也拿著地牯牛去參賽,那就太沒創意了。
到時候美食評論家面前擺著的是來自彭江縣十幾個村的地牯牛,估計他們無法評斷。
田書記考慮到了這一點,和該村的村支書商量之後,村支書同意,如果有更好的參賽,他主動退出。
下一個村送上來的是酐酥餅子,這種餅子做法工藝繁瑣,味道極加,而且是村裡祖上單傳的。
都試了一口,點頭讚道:“很不錯,很不錯。”
田書記對餅子的熱情高於地牯牛,按照約定,地牯牛主動退賽。
接下來一個村送上來的是苞谷粑,它是由苞谷面和米麵融合後,用梧桐葉子包好,再放進大蒸籠蒸出來的。
也是一種美食文化的象徵,代表當地百姓們的飲食智慧。
味道很不錯。
唯一的缺點就是長相不入眼。
真的是……
太醜了。
又醜又土。
田書記考慮到拿上臺很有可能會被人笑話,從心裡已經將它給否定了。
目前最有可能推選上臺的是酐酥餅子。
還沒拿出美食的只有萬靈村和樓房村了。
張豪和樓房村的支部書記都將東西放了上去。
眾人大跌眼鏡。
一個用礦泉水瓶子裝著的,不知是什麼?
另外一個用砍下來的竹筒裝著,也不知道是什麼?
眾人好奇。
有人猜到了張豪送上去的礦泉水瓶子裡裝的是什麼?
田書記首先扭開了礦泉水瓶子。
裡面的酒香味一下蹦了出來,嗖嗖的,很有靈性的鑽進了眾人的鼻子裡。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