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說得心平氣和,愈發使人悲痛萬分,凌楚瑜一夜之間歷經鉅變,痛哭不止。
時瘦子安慰道:“師弟別哭了。你要好好活下去,就算為了大小姐,你也要活下去。”凌楚瑜已經泣不成聲,只能拼命點頭。時瘦子欣慰一笑,長嘆道:“大小姐,駱升駱賓來陪你了。若地獄敢有小鬼阻撓,我兄弟二人定會殺遍地府所有妖怪,護你一路。”說罷便絕氣而亡。
凌楚瑜哭了一陣,傷心欲絕又昏了過去。再醒來時,已經正午,身體沒這麼疼了,發現附近一地亂石,便搬了過來,將時瘦子就這樣埋了。臨了在時瘦子墳前磕了幾個頭後,拖著身體走了。
這一帶山林凌楚瑜瞧著眼熟,但又隱約不記得這是何處。昨夜他們飛身縱下,應該是被狂風吹偏了方向,加上黑夜下行,極有可能偏離了原先的路線。凌楚瑜找了水源,稍作休息,帶正午陽光一過,便朝著南邊而行。
他身體尚未痊癒,小腹隱隱作痛,走了約莫一個時辰,實在是走不動,忽然發現眼前有個山洞,心想今天再難行走,不如在這個洞裡休息一晚再走不遲。進了山洞,凌楚瑜餓困得不行,眼皮沉重,便依靠在巖壁上沉沉睡去。
凌楚瑜飢寒交迫,意識遊離在半夢半醒之間,分不清哪裡是現實,哪裡是虛幻,就這樣反覆易換,腦海中似乎有天音環繞,可聽不清字句,良久不息。
他凝神而聞,那聲音漸漸清晰起來,“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凌楚瑜覺得這些話語十分熟悉,卻總記不清是從哪裡聽來,每個字都印在腦海,卻不明其意。
“萬物背陰而抱陽,衝氣為和,一月為膏,二月為胅,三月而胎,四月而肌,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八月而動,九月而躁,十月而生,五藏乃形·······”凌楚瑜是越聽越糊塗,而這些字句卻異常清楚明瞭,彷彿能倒背如流。
“天有四時、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支、五藏、九竅、三百六十六節。天有風雨寒暑,人亦有取與喜怒。故膽為雲,肺為氣,肝為風,腎為雨,脾為雷,以與天地相參也,而心之為主······”聽到這裡,凌楚瑜有些似懂非懂,這似乎是在說人與天對應關係,人的喜怒哀樂對應天時季節變化,天道雖袤,但終歸為歸一,人雖渺小,卻能感應天道。
“啊!”凌楚瑜忽然驚醒,全身熱汗淋漓,乾渴燒喉,著急喝水。可山洞空空如也,哪裡有水源。他忽然瞧見巖壁上裸露如筍尖的石頭上,閃著水光。他大喜過望,急忙上前伸出舌頭,舔了舔那露珠,清涼無比,然後趴下張嘴朝上,讓露珠緩緩滴下,待喉嚨好轉後方停止。
此刻凌楚瑜精神稍微好轉,靠坐在巖壁上,回想剛才夢中鑽入腦海中的字句,這才想起來,這不是“壬甲龜殼”內的經書上的經文嗎?他覺得奇怪,為何在此時會在夢裡想起這篇經文來,當真不理解。但苦想不解,索性盤膝而坐,將整篇經文從頭到尾默讀一遍。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奸生於國,時動必潰。知之修煉,謂之聖人······”凌楚瑜略做思忖,“這三要乃耳、目、口,三竅動靜,關乎人之氣運,這似乎跟吸功大法所言的神髓二海頗為相似,難道這其中訣竅在於此。”凌楚瑜似乎有所頓悟,吸功大法是藏於氣海,而三輪七脈中三輪都由眉心輪而起,歸於臍輪的氣海,二者雖有差異,但終歸殊途同歸,凌楚瑜想到這裡,心想這或許就是吸功大法導氣歸元的法門,當即便照著這個法門練了起來。
不破不立,破而後立,凌楚瑜內力全無,全因三輪七脈被封,若不破除封印,真氣被壓制在身體各處,又如何歸元?想到這裡,他將心一橫,道:“反正橫豎都是死,不如放手一搏。”這三輪七脈封起來難,要解開極為容易。凌楚瑜運起全身真氣,周身經脈真氣都朝著三輪七脈湧去,不消片刻,真氣衝破三輪,流入七脈,在逐一衝破七脈,奇經八脈一通,真氣如奔騰野馬,四處奔走,周身百穴奇痛無比。凌楚瑜急忙按照運功法門,將真氣由三竅而過,再緩緩注入氣海之中。
剛開始並不順利,真氣四處而散,相互對沖,難以馴服。約莫一個時辰,才將一小半真氣歸於氣海。凌楚瑜見此法有效,接著將其餘真氣歸元,由神、髓二海再入氣海,過程雖耗時光,但體內多股真氣就這樣一點點地歸元但氣海。隨著真氣越發純正,氣海丹田內力充盈,勁力澎湃,凌楚瑜心知大功告成,心裡狂喜。在氣沉丹田後,緩緩睜開眼睛,身體輕如鴻雁,真氣運轉順暢。此時天已經大亮,已過了一夜。
“這經書竟能和吸功大法有所關聯?”凌楚瑜雖得其利,卻不明其理。原來這經書乃道家高人集道家經典所大成的一部書籍,後來由第一任教主百里毅從中悟出“玄清遊炁”神功,奠定了蒼雲教的武學基石。後來百里軒正是以“玄清遊炁”為根基,從另一本胡人典籍中參悟出“吸功大法”來,可以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為依憑。而百里易隱去的部分,正巧是“玄清遊炁”中真氣執行法門,而如今由凌楚瑜從經書上參悟此道,返璞歸真,當真曲折離奇。
凌楚瑜將體內真氣皆歸其所有,就連閻羅王等人封印三輪七脈的真氣也盡歸其有,功力暴增數倍,優勝從前。他不禁狂喜,真是因禍得福。待定睛一瞧,更是詫異不已,這山洞明明就是之前和王如萱一起待過的洞穴,是歷代蒼雲教主自省之地。
這山洞在整個蒼雲山福氣所在,歷代蒼雲教教主在此領悟出絕世武功,凌楚瑜猜想,昨夜腦海中浮現的經文,或許也是因為此地的福祉才回出現,他朝著這裡磕了頭,心存感激。又想起這裡是歷代教主自省之地,便向裡面走去,開啟暗門機關。
喜歡俠骨照銀槍請大家收藏:()俠骨照銀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