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放心,我明日就啟程,盡早促成此事。”
帝塵徹底收起跟歐陽朔比肩的心思,開始腳踏實地地為帝國服務。
歐陽朔就是一笑。
……
北美硝煙彌漫,歐洲風雲變幻,亞洲大陸倒也非風平浪靜。
天竺區。
年前,阿育王朝因著在吐蕃戰場損兵折將,面對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的聯手進攻,被打的節節敗退。
入冬之後,戰事暫時停歇,讓阿育王朝獲得難得的喘息之機。
開春之後,天竺內戰再起。
這一次,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都使上全力,務必要一戰而定,徹底攻滅阿育王朝,重新劃分天竺勢力格局。
唯一對阿育王朝有利的是,以王城德裡為中心,向周圍輻射的恆河平原,是天竺最富饒的土地,也是恆河文明的發祥地。
佔有地利之便的阿育王朝,人口密度大,糧草充足。
這是阿育王朝能對抗兩大王朝的最大底牌。
就算如此,在無其他變數的情況下,面對兩大王朝的連番猛攻,阿育王朝陷落,估計也是時間早晚問題。
……
再就是波斯帝國。
蒙古帝國覆滅之後,窩闊臺帶著餘部,逃到波斯境內,以此前攻佔的波斯城池為據點,勉強存活下來。
整個冬天,波斯帝國對此似乎無動於衷。
開春之後,這個沉默的帝國,終於露出爪牙,派出大軍東進,打著“收複失地”的旗號,準備剿滅窩闊臺部,收回被蒙古攻克的城池。
諷刺的是,當初蒙古西征,打的是同樣的旗號。
訊息一出,大夏鴻臚寺立刻派出使節團,前往波斯,義正言辭地說道:“蒙古帝國已經歸降大夏,蒙古所佔之城池,無論境內,還是境外,按法理,就該是大夏之城池。因此波斯境內的十三座城池,實際上,已是大夏之領土。”
“如何處置窩闊臺部,是大夏之內務,還請貴國不要擅自幹涉,否則的話,就是對大夏的挑釁。”
此話一出,到讓波斯帝國有些難做。
出兵吧,他們擔心因此招惹到大夏,如果大夏也介入此戰,波斯未必就能討到好,說不定,還要“賠了夫人又折兵”,徒惹一身腥。
一旦跟大夏交惡,後果將不堪設想。
可如果因著大夏這一番警告,他們就停止步兵,不僅有損波斯帝國的威信,而且要他們放棄到手的“肥肉”,怎麼也有些不甘心。
而且說到底,這些城池本來就是他們的,此時收回,難道不是天經地義嗎?怎麼一轉眼,到成了幹涉大夏內務。
對大夏這種霸道言行,波斯帝國內部也是非常不滿的,主戰的聲音此起彼伏。
當然,主和者也不在少數。
如果能以此,換來跟大夏的和平相處,對波斯帝國而言,也是一個極大的誘惑。
就在波斯帝國搖擺不定時,變故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