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們的培養,不得鬆懈。
籠絡了這批人,就等於籠絡了一個新興階層,更有利於維護歐陽朔的統治,不至於讓大夏成為空中樓閣,海市蜃樓。
除此之外,朝廷還敕封朱元璋之孫朱允炆為小明王,安撫大明王室。
歐陽朔這般做,一則是安撫明朝文臣武將之心,二則也是替戰狼接鍋。戰狼攻滅大明,礙於身份無法敕封,眼下東海歸夏,自然該由大夏出面料理。
理由嘛,跟敕封漢王劉弗陵是一個道理。
隨著東海行省歸附,大夏王朝晉升皇朝,已萬事俱備。
蓋亞也很知趣,根本不設任何晉國任務,只要基礎條件達成,隨時可晉升。蓋因對一個皇朝而言,下達什麼任務都是多餘的,不過是浪費時間而已。
除了對東海行省的安排,就是對赤血軍的整編。
在攻下大明之後,雖然收編了投降的明軍,赤血軍自身也有戰損,最終只剩下二十五萬人,雖然還沒恢複滿編,但也算稍稍恢複了一點元氣。
這次要從二十五萬人中,整編出兩個軍團,減員十一萬。
這批將士都是跟著戰狼徵戰四方之士,戰狼下不了手,歐陽朔只有讓樞密院出面料理,快刀斬亂麻。
朝廷敕令,任命戰狼為厄瓜節度使兼南美兵團兵團長,授三品徵虜將軍銜。原赤血軍統領謝玄,任第一軍團軍團長,算是全了主僕之情。
原瀛洲兵團第一軍團軍團長郭良,調任南美兵團第二軍團軍團長。
郭良是歐陽朔的心腹嫡系,安排郭良進入南美兵團,既是對戰狼的一種制約,也是對戰狼的一種保護。
沒有監督的權力,最是容易泛濫成災。
再者說,歐陽朔對戰狼已經夠恩厚了,過猶不及,再施恩的話,其他大臣可就會不滿。他們不敢對歐陽朔不滿,卻是會對戰狼不滿。
真要那樣,對戰狼未必是好事。
在厄瓜郡,有郡守周海辰跟軍團長郭良在,戰狼就無法生出異心。退一萬步說,戰狼家族還在大夏呢,根本就不可能另起爐灶。
歐陽朔將預防機制,已經做到極致。
原赤血軍第一軍團軍團長趙莊,接替郭良,任瀛洲兵團第一軍團軍團長。
除此之外,明朝舊將湯和、李文忠以及藍玉三人,也都得知妥善安置,沒有浪費他們的才華。
藍玉調任鳳翔軍第五軍團軍團長,李文忠調任湘江軍任軍團長。
這兩位也算是驕兵悍將中的代表人物,明朝建國之後,驕橫無比,甚至有些肆無忌憚,歷史上被朱元璋殺掉,某種程度而言,也算是死有餘辜。
歐陽朔重用他們,卻是無虞。
因為大夏不是大明,藍玉也不是開國功勳,根本就驕不起來。
僅以打仗論,藍玉還是非常可以的。
最特別的是跟徐達齊名的湯和,調任羽林軍第五軍團副軍團長。
在徐達任羽林軍統領的情況下,湯和只擔任一個副軍團長,看似屈才,實則是三位明朝舊將中,最受歐陽朔信任與重用。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歐陽朔調湯和進第五軍團,就是讓湯和輔佐軍團長林靖,待功成之日,就是受到重用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