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剛結盟不久的大周、大清以及金國,終於有了動作。
據山海衛駐京都辦事處傳來的情報顯示,近日,有大周商隊抵達京都,明為開展普通貿易,暗地裡實則是在為清朝運輸武器裝備。
大量的鎧甲、兵器,被偽裝成普通商品,偷偷運回大周。
得到訊息,歐陽朔立即嗅出其中的不尋常,“以大周強大的軍工實力,難道還需要向清朝購買武器裝備?這根本說不通。”
事出反常必有妖。
山海衛後續傳來的情報,印證了歐陽朔的推斷。
原來,這批武器裝備根本就沒運往邯鄲城,而是轉而南下,直接運往海津港,在邯鄲艦隊的親自押運下,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到了這一步,歐陽朔基本摸清了敵人的意圖。
“曲線救國嗎?”
如果歐陽朔所料不錯的話,清朝的這批武器裝備應該是送給金國,大周不過是在其中扮演了一個中間承運商。
要知道,金國可也是有海港的,走海路確實神不知鬼不覺。
拿下高麗,將其併入北疆行省之後,大夏濱海艦隊的活動範圍就不再侷限於渤海,黃海跟東瀛海同樣是濱海艦隊的活動範圍,視野一下開闊起來。
有高麗兩郡為依託,濱海艦隊已經能跟大周邯鄲艦隊分庭抗衡。
雖如此,為了維護大夏、大周以及大晉共有的太平洋海上貿易通道,確保三方的共同利益,大夏海濱艦隊並未過於強勢地宣示其存在。
整個海域相對比較中立。
現在看來,帝塵卻是有些得寸進尺了,竟然利用寬松的航路替盟友搞起走私來,直接觸碰到大夏的核心利益。
“是該給大週一點教訓了!”
邯鄲艦隊想要將武器裝備運送至金國海洋,就必須穿過高麗海峽。當前,該海峽由大夏跟大周共同接管。
大周因為佔據九州島,在高麗海峽的通行上是有一定話語權的。
等邯鄲艦隊進入東瀛海之後,那就只能聽從大夏的擺布了。佔據高麗兩郡跟瀛洲郡的大夏,擁有對東瀛海的絕對控制權。
歐陽朔當即傳令濱海艦隊跟太平洋艦隊,以聯合演習為名,在東瀛海佈防,對過往船隻展開例行搜查,以確保演習安全。
其真正意圖,就是要扣下大周運輸武器裝備的商船,此番只要拿到大周介入大夏戰爭的關鍵證據,歐陽朔到時自有計較。
……
大夏軍從來都是雷厲風行。
隨著歐陽朔一聲令下,大夏海軍立即行動起來。
濱海艦隊第三、第四以及第五艦隊,聯合太平洋艦隊第二、第三以及第四艦隊,齊齊活躍在東瀛海,織就一張天羅地網,就等邯鄲艦隊上鈎。
一場突如其來的碰撞,轉瞬即至。
現在就看,面對如此局面,帝塵到底有沒有做好心理準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