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五年,曹雪芹十三歲,十二月,時任江寧織造員外郎的叔父曹頫以騷擾驛站、織造虧空、轉移財産等罪被革職入獄,次年正月元宵節前被抄家。
曹雪芹隨著全家遷回北京,曹家從此一蹶不振,日漸衰微。
這樣一種情況下,曹雪芹自然是不願再回京都,生活在清朝治下。相反,山海城人文氣息昌盛,對文人又無限制,風氣極為開放,正是合適安身之處。
隨著曹雪芹入主西南大學堂,一則系統公告傳遍華夏區。
“系統公告:小說家家代表人物——曹雪芹在大夏出仕,廣收門徒,同時滿足學派入駐的三個條件,諸子百家之小說家正式入駐大夏。”
……
“系統公告:諸子百家之小說家正式入駐大夏,特賜山海城【小說家聖地】稱號,以資獎勵,恭喜玩家豈曰無衣!”
……
“系統公告:諸子百家之小說家正式入駐大夏,山海城現有稱號【百家聖地】自動覆蓋【小說家聖地】稱號,取消【小說家聖地】相關稱號獎勵,特賜山海城隱藏建築【文華樓】一座,以資獎勵,恭喜玩家豈曰無衣!”
……
【名稱】:文華樓
【型別】:隱藏類建築
【功能】:將文官畫像掛入樓中,可無損複活一次
【特性】:文官吸引率提升20,領地知名度提升5
【說明】:這是一座專門為文官設立的寶樓,領主可以花費一定數量的金幣,將一定數量的文官畫像請入樓主,無損複活一次。
文華樓共四層,底層供奉黃金級文官畫像,上限為五十人,每人耗資一萬金幣;第二層供奉王級文官畫像,上限二十人,每人耗資五萬金幣。
第三層供奉皇級文官畫像,上限十人,每人耗資二十萬金幣。頂層供奉神級文官畫像,上限三人,每人耗資百萬金幣。
有了文華樓,大夏文官就多了一層保障。
因為數量有限,歐陽朔立下一個規矩,請入文華樓的文官當以政績為唯一評判標準。每年考核最優者,將其畫像請入文華樓。
同時,歐陽朔還特意留下十個名額,給予像顧修文、趙得賢等老臣。
曾國藩、曹雪芹等人的到來,只是此番人才流的一個縮影,四十餘位歷史人才中,到有一半出自清朝。
這也能夠理解。
如果不是沒得選擇,又有幾位漢臣,尤其是有抱負的漢臣,願意在滿清治下任職。現身荒野之後,大夏獲得天下正統,自然是他們的最佳選擇。
更不用說,還有李鴻章、張廷玉以及田文鏡等人的垂範作用。
至於明朝來者大抵都是一方宰相,像商輅,他們雖然出身明朝,奈何荒野之大明僅一郡之地,無他們發揮空間,自然就會另投別門。
這批文官的到來,極大地夯實了大夏文官底蘊,幾乎可向武將集團看齊。當然,隨之而來的,可能還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除此之外,這個月大夏還有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