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時間,轉瞬即逝。
藉助【招賢榜】的強大效果,歐陽朔這個月是既喜且憂。
喜的是,【招賢榜】的效果果然不同凡響,短短一個月就為大夏招攬到四十餘位不同等級的歷史人才,其中不乏像曾國藩這樣的神級大拿。
曾國藩剛一到來,就被歐陽朔請進內閣。
【姓名】:曾國藩神級)
【封號】:歷史十大宰相之一
【朝代】:清朝
【身份】:大夏內閣閣老
【職業】:文官
【忠誠】:75點
【統帥】:80【武力】:40【智力】:80【政治】:98
【特長】:名相提升領地廉潔程度40,提升領地辦事效率25,提升領地人文水平15,提升領地吏治水平30)
【典籍】:《九章律》
【評價】:曾公素有知人之鑒,所識拔多賢將,其深識遠略,公而忘私,尤有古人所不能及者。雖不以善戰名,而能識拔賢將,規劃精嚴,無間可尋,所以群才效用,大寇蕩平,而為中興第一功臣也。
曾國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奮好學,六歲入塾讀書,八歲能讀四書、誦五經,十四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
道光十八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
太平天國運動時,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
曾國藩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
在曾國藩的倡議下,清朝建造了華夏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
可以說,曾國藩是華夏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有這樣一位熟知洋務運動,又在晚清有著巨大影響力的人物進入大夏內閣,對大夏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曾國藩選擇在大夏出仕,原因很多,除【招賢榜】的影響,還有其弟子李鴻章的邀請,再加上其祖上曾子也在大夏,故而到來。
隨曾國藩一同來的,還有其弟曾國荃以及左宗棠,兩人均出身湘軍。
歐陽朔計劃在合適的時候,擴編近衛軍,曾國荃跟左宗棠兩員大將就是近衛軍軍團長的最佳人選之一。
眼下,歐陽朔則安排兩人進入近衛軍第一軍團,協同軍團長織田信長,一同組建、訓練大夏第一個火器整編軍團。
除了曾國藩一行,曹雪芹也來到大夏。
曹雪芹的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帝的保母,祖父曹寅做過康熙帝的伴讀和禦前侍衛,後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禦史。
在康熙、雍正兩朝,曹家祖孫三代四個人主政江寧織造達五十八年,家世顯赫,有權有勢,極富極貴,成為當時南京第一豪門,天下推為望族。
康熙六下江南,曹寅接駕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