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調整將領的理由那也好找,聯軍連戰連捷,自然就要論功行賞,李郭二人的具體做法,很是體現了他們的智慧。
他們不是將那些不合格的將領直接降級或者貶斥,而是高高抬起,提拔任命為鎮守地方的總兵,看似高升,實則是借機將其清除出軍隊。
那些被“排斥”的將領也樂得如此。
在他們看來,佔領的領土已經是南明地盤,自然需要有人鎮守,剛好他們接到皇帝陛下的密令,讓他們優先佔地盤,因而也就順水推舟,答應下來。
既然是總兵,那也要有兵。
這同樣好辦。因為清軍撤離,地方民兵武裝四起,成了最佳整編物件。將這些民兵武裝整編到一起,也有助於穩定大後方。
除了民兵武裝,大軍每經過一座城池,就有大量熱血青年報名參軍。
有此兩點,何愁沒有兵員。
甚至於說,李郭二將還從民兵武裝中,挑選一批真正的熱血善戰之士,補充到南明軍中,同時剔除軍中的一些不合格者。
如此一來,李郭二將不僅徹底掌控南明軍,消除隱患,還進一步提升了南明軍的戰鬥力跟凝聚力,可謂一舉兩得。
至於弘光帝,對他而言,既然有地盤可接收,也就不在意這些細節了,而且不管南明軍怎麼變,都還是南明治下的軍隊不是。
如此,自然是皆大歡喜。
雖然大順軍的出走,以及大西軍的不配合,確實對南方聯軍造成一定的沖擊,但是經過這輪調整之後,聯軍總體戰力並未被大大削弱。
這就是整編的魔力了。
倘若多爾袞由此對南方聯軍的實力造成誤判,選擇主動出擊,那時,無論是李靖率領的中路軍,還是郭子儀的東路軍,都會給清軍帶去大大的驚喜。
……
因為忙著整編軍隊,接下來幾天,北方大地顯得有些平靜,最先爆發騷亂的反倒是西面的陝西。
戰役第二十六天。
六萬大順軍一路疾行,終於進入陝西地界,跟正忙著圈地的大西軍相遇。
沒有廢話,兩支大軍直接打了起來。
一開始,因為大順軍是集中在一起,大西軍則分散在各地,在區域性的兵力對比上,大順軍反倒佔據優勢,很是打了幾場勝仗。
勝利之後,大順軍氣勢如虹,豪氣幹雲,直取西安。
得到訊息,坐鎮西安的張獻忠也已反應過來,開始收攏部隊,不滿說道:“哼,一群大順餘孽,竟然還敢在我面前放肆。”
如果李自成還活著,張獻忠自然不作他想,估計會乖乖讓出西安,可眼下的大順軍還剩什麼?一群殘兵遊勇而已。
對這些人,張獻忠又怎會放在眼裡。
倘若大順軍採取穩步推進,一點點蠶食陝西的戰術,憑借他們在陝西的影響力與人脈,估計很快就能聚集起一支大軍,跟大西軍抗衡。
那樣一來,鹿死誰手還真尚未可知。
偏偏大順軍太自大。
在打了幾場勝仗之後,大順軍將領就驕傲的不知道自己是誰了,根本不做任何休整,直取西安,將行軍意圖完全暴露在張獻忠眼中。
見此,張獻忠開始悄悄撒網,坐等大順軍上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