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十日,山海城。
隨著戰爭落幕,各區域戰場的戰損以及戰俘數量一一準確統計出來,呈報樞密院,由樞密院歸總之後,呈報歐陽朔。
最終統計顯示,在補齊各部戰損,清退傷殘士卒以及按例組建三大行省警備師團之後,竟然還有六十八萬部隊等待整編。
六十八萬人整編為九個滿編軍團,還有五萬部隊剩餘。
跟杜如晦商議之後,歐陽朔決定,除了補齊豹韜軍的一個軍團以及城衛軍空缺的三個軍團,再組建一個滿編的集團軍——鷹揚軍。
剩下的五萬部隊,歐陽朔既沒有用於組建新的軍團,也沒有就地遣散,而是轉送給了落鳳城。
【炎黃盟】諸領地擴軍的訊息已經傳到歐陽朔耳中,落鳳城被邯鄲城、修羅城左右夾擊,不跟著擴軍是不行的。
好在鳳家是跟帝塵等人家族匹敵的大家族,鳳囚凰接任族長之後,順道也接管了家族的資源與人脈,大規模招募玩家並非難事。
只是一點,落鳳城最近很少對外發動戰爭,想要擴軍就得從預備役中挑選民兵,再一一訓練成軍,效率比直接將戰俘整編來的低。
當然,【炎黃盟】也存在類似問題。
歐陽朔送出的五萬兵員對落鳳城而言,無疑非常珍貴,可以讓落鳳城輕輕鬆鬆地整編出一個軍團來,算是還了鳳囚凰此番相助大夏的人情。
畢竟這一場大戰,落鳳城出了力,卻什麼都沒撈到。
即便是盟友,歐陽朔跟鳳囚凰又有深厚的友誼,也不會就這麼心安理得的佔落鳳城的便宜,真要那樣做了,就是在自毀長城。
……
除了戰俘,此戰最大的收獲就是一批文臣武將了。
謀聖張良跟神將李牧不用說,是此次大戰最大的收獲。除此之外風青陽麾下的魏延,彩雲之南麾下的王離以及我叫大灰狼麾下的李廣,也都是大收獲。
除了這些有名的,還有八位歷史武將以及十位歷史文臣,他們雖然都是名不經傳之輩,放在王級人才中也是最次一等,但也算是解了大夏燃眉之急。
八位武將擔任師團長是沒問題的,十位文臣中的佼佼者可任郡守一職,次一等則可任知府一職,或者到總督衙門任職。
……
接下來幾天,歐陽朔會同內閣、樞密院以及軍機處,商討相關人事安排。
最先公佈的是軍隊武將安排,此番一次性整編九個滿編的野戰軍團,對王朝財政實在是個巨大負擔,幾乎將朝廷資金消耗一空。
就算不用完成對三大行省的消化,大夏也無力再維持接下來的大戰了。此番罷戰既是客觀要求,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兩個月的戰爭,動用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折算到一起,就達三百萬金幣。
打仗打的就是錢,可不是說說而已。
這還只是戰爭開支,戰後,為新編軍團更新裝備、建造營地、配置後勤基地,為陣亡將士發放撫恤等例行開支,又達五百萬金幣之巨。
大夏軍工體系已經極為完備,按理來說,為軍團更新裝備不是什麼難事。難就難在如此大規模的更新裝備,對鐵礦石的需求是海量的。
照這種趨勢消耗下去,大夏境內的鐵礦石絕對支撐不了三年。